第19章 儒家智慧:正心(1 / 1)

小說:明空心語 作者:明空如月

G、“正心”法

正,即不偏不倚。“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之危就在於難以時時保持不偏不倚之正,而總是受各種因素影響而呈現出有偏有倚的狀態,這時就需要從細微處用功,轉人心之偏倚為道心之公正。但同時,人又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總是處在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中,心心念念都會被各種關係牽動,特別是會被自己的私心、慾望心、親疏心、分別心所影響,而難得其正。

這時,作為修行者,就必須先立其“正”,修儒家則以“仁”為正,修道家則以道為正,修佛家則以覺為正,修超級視角則以超級視角為正。

“正”如果立不起來,那麼就會失去矯正的標準,而無法清晰地辨別到底何者為正了。

“正”,還代表“止於一”,這個“一”即是正的根本。

止於一,就是始終安住在“一”之中,沒有二心,只有一心。一心一意安住於一,即是正。

“一”,即仁,即道,即覺,即超級視角。

正心,即是時刻觀照自己的心,當發現自己的心偏離於“一”時,就趕快矯正回來,迴歸於一。

所以,“正心”同時包括了兩層含義,其一是“止於一”,其二是發現不正,立即修正,重新歸一。

儒家的修行有個特色,就是完全融入生活日用,而不沒有任何的分割,不把修行與生活分開。

比如,不能說每天只修兩個小時的“正心”,其他時候可以不“正心”,不是這樣的。而是時時刻刻都要正心。所以儒家修行,敬要一直敬,誠要一直誠,慎獨要一直慎獨,正心要一直正心。

一旦發現有不敬、不誠、不慎獨、不正心的地方,要立即改正,不能拖延,否則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寫到這裡,不能不讚嘆孔子以及儒家歷代往聖先賢們的偉大,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中華文化的基因中才有了這些非常寶貴的生命智慧,使得千年後的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些智慧中獲得滋養,從而使我們的生命有了不斷得以昇華的光明之道。

“正心”還代表這一種“公心”,這是一種“無我”之心,“無私”之心。在視角學訓練中,即代表著超級視角的“客觀而公正的視角”,這種客觀而公正的視角,能夠從更高的視角照見各方不同視角的“正”與“不正”之處,並予以理解和包容,同時從更高的視角含攝各種不同的視角,消弭差異,迴歸於“公正之心”。公正之心,即道心也。道心,即超級視角也。

關於【正心】法,尚有一【正字訣】可為參考。

【正字訣】:

正心、正意、正氣、正身、正德、正道。

正本、正己、正人、正家、正國、正世。

正信、正志、正聞、正思、正學、正教。

正見、正知、正修、正定、正觀、正覺。

正念、正言、正行、正體、正性、正用。

正政、正治、正理、正法、正律、正和。

淺析:

何為正?正,止於一也。止者,定也。一者,道也。

始終堅定不移地以生命信仰大道、追尋大道、發現大道,融入大道,行於大道,用於大道,不離大道,即為正。

超級視角之訓練,時時守正,時時修正,功夫到時,道也證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