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刨根問底,宋軍境遇從何來 陳年舊事,當年小卒安撫使(2 / 2)

了當年在軍隊時候的自信,臉上的皺紋全部舒展開來,眼睛也有了一絲平時沒有的光亮。

老陳則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邊說道:“你們可知道那位中箭的遼國大將是誰?”

大家都搖搖頭說道:“不知。”

老陳自豪的說:“遼國西營大王,蕭撻覽。”

聽到這裡安撫使大人更加自豪了,站的直直的,挺起了胸膛,連忙說:“不足道哉,不足道哉。”

士兵們紛紛圍了過來,用崇拜的目光看著安撫使大人。

小王震驚的說:“這個我也聽說了,據說蕭撻覽一死,遼國軍心大亂。再加上楊延昭等大將當時已經攻入遼境和我大宋澶州城下的禁軍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若楊延昭將軍殺到,遼軍被南北夾擊,遼國蕭太后和遼國皇帝可能就要做我們大宋的俘虜了,所以遼軍只得求和,和我們大宋簽訂了澶淵之盟。”

聽到這裡眾人對李安撫使的敬仰之情更加濃烈,參軍戍邊的榮譽感也油然而生。

可安撫使大人的臉色卻失落起來,眼睛裡的光也沒有了,嘆了一口氣說道:“是啊,遼國撤軍了,我們勝利了,大宋勝利了。”

旁邊卻有一小將不屑的說道:“我大宋雖然取得勝利,奈何還是要連年向大遼供奉歲幣。倘若當年我們一鼓作氣,滅掉遼軍主力,這天下又是怎樣的場景呢?”

老陳作為當年參加過澶淵之戰的老兵,聽到這裡感覺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此言差矣,官家也是為了天下蒼生啊,那可是宋遼的舉國之戰,雙方都出動了數十萬軍隊,總兵力可能都超過一百萬了,若真的開打,那將會有多少人戰死沙場?有多少個家庭支離破碎?官家寧願每年贈與遼國歲幣,被史學家恥笑,也不願看到戰火荼毒生靈,這恰恰是官家的偉大之處。”

那小將更加不服氣:“戰死沙場本是我等軍人的職責,苟且偷安怎麼對得起軍人二字?而且這所謂的太平盛世,在我看來並非是好事啊。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這二三十年的太平年間,寶劍入鞘,長槍歸庫,我宋朝軍隊早就不知道怎麼打仗了。”

老陳不服氣的說:“不不不,宋軍依然有戰鬥力。特別是我們這種參加過大戰的人,依然是寶刀未老。”

那小將軍朝著老將們拱一拱手道:“當年太祖皇帝十萬禁軍橫掃天下,老一輩的戰士們確實勇武。可現在,這些榮譽和勇氣早就被太平的歲月所磨滅了。”

老陳依然是不服氣,摸著鬍子說:“不,歲月的風吹不涼我的熱血,寒暑也消不了我的勇氣。我們年齡雖然大了點,但戰爭經驗還在,若敵軍敢來侵犯,我老陳第一個提刀拼殺。”

大家看這一員小將和老陳你一言我一語的說的有來有回,好不熱鬧。

安撫使老李說話了:“你說我們的榮譽和勇氣已經沒有了?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小將環顧了四周剛吃完飯計程車兵們,個個站的東歪西斜的。笑著說到:“我軍糧草屢屢被西夏人所劫,我軍可曾派出去官兵去阻擊?”

安撫使老李:“未曾阻擊。”

小將又問:“可曾向党項人索要?”

安撫使老李:“未曾索要。”

小將冷冷一笑道:“簡直是軟蛋慫包。”說完將手裡的飯碗摔碎在地上,怒吼道:“這就是我大宋軍的勇氣麼?就要餓死在自己的城池裡了,還不敢出去拼命,丟人,看著你們這副樣子,我恨不得挖去自己的雙眼。”

安撫使老李怒吼道:“大膽狂徒,口出狂言,誣陷長官,詆譭宋軍,罪該問斬!來人啊,將他拖下去。”

就在安撫使準備將這名小將開刀問斬的時候,老陳,小王,小李紛紛跪倒求情:\"將軍,石元孫向來心直口快,喜歡和戰友們辯論。但他作戰勇猛,素有戰功,雖然口出狂言,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但罪不至死,還請將軍恕罪。”

安撫使李大人聽到是石元孫的名字,自言自語到:“石元孫?好熟悉的名字啊。石元孫?會是誰呢?”

就在安撫使陷入思考時,忽然有一斥候騎著快馬來報:“報~”

只見斥候翻身下馬,跪在安撫使面前說道:“報安撫使大人,賊首李元昊帶領著一支党項騎兵,從夏州出發,朝著糧道方向去了。”

石元孫究竟是誰?安撫使大人會放過他麼?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