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簡之之所以能夠假冒佐藤彥二之名,打敗一百零八個競爭者,順利進入東京廣播電臺新聞部,緣於他曾經就讀過上海震旦大學,懂中文。而東京廣播電臺的神尾拓哉社長,希望這個看上去聰明、精幹的年輕人,今後能夠成為東京廣播電臺常駐中國的記者。
但是,神尾拓哉社長低估了劉簡之的能力。
東京廣播電臺三年來名聲鶴起,收聽人數節節攀升,都歸功於劉簡之。
半年前,在報道皇道派軍官相澤三郎中佐刺殺陸軍省軍務局局長永田鐵山陸軍中將的事件中,東京廣播電臺打敗了東京數家報紙,收穫了百萬聽眾。
東京市場上的收音機一度脫銷。
佐藤彥二這個名字也開始廣為人知,成為東京都名記,也為東京幾大報社的編輯、記者所敬佩。獵頭公司的代表也受託而來,想要高薪挖走這個冒牌的佐藤彥二。
神尾拓哉社長只得放棄將佐藤彥二派往中國的想法,讓他充當了新聞部主任,加薪配車,百般信任。
而這位“佐藤彥二”也似乎更加賣力。
然而此刻,劉簡之還坐在編輯部的大辦公室裡,悉心編輯一條花邊新聞,似乎對即將發生的驚天大事,毫無察覺。
當然,這只是假象而已。
三島,那個駕車人在電話裡告訴他,第一師團今晚有異動,大機率要在他們即將開赴滿洲之前,弄出些什麼事來。
而且,事還不會小。
劉簡之對此並不感到吃驚。只是,他覺得應該把第一師團即將被派往滿洲這條訊息,報告給楊長官。
不過他不著急。
只要將訊息公開報道出去,楊長官自會知道。
從1933年7月算起,劉簡之來到東京,已經有96個月之久。
四年以來,楊長官沒有發來任何指令。
不發指令就是有指令。
潛伏,繼續潛伏,直到有指令。
叮鈴鈴……叮鈴鈴……
掛在牆上的電話機,突然響起刺耳的鈴聲。今夜的值班編輯、45歲的齋藤祿郎連忙走過去,摘下電話筒。
“新聞部。”齋藤祿郎一邊說話,一邊瞥了正在編稿的劉簡之一眼。
“我是美惠子!請找佐藤主任聽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悅耳的女聲。
“佐藤君,是你太太的電話!”齋藤祿郎示意劉簡之過來聽電話。
“你直接告訴她,我編完稿子,馬上就回家!”劉簡之頭也不抬地說道。
“佐藤主任說,他馬上回家。”齋藤祿郎對著話筒說。
“謝謝!”對方結束通話了電話。
齋藤祿郎掛上話筒,在劉簡之的辦公桌對面坐下來。
“有事?”劉簡之問。
“佐藤主任,您該回家了。”齋藤祿郎說,“小心我報你的新聞。”
劉簡之抬頭看著齋藤祿郎。
齋藤祿郎負責報道社會新聞,臉上的表情不像是在開玩笑。
“我馬上回,馬上回。”劉簡之連忙收起紙筆。
齋藤祿郎終於憋不住,笑出聲來。
“原來,佐藤主任,您怕太太呀。”齋藤祿郎笑著說。
劉簡之意識到齋藤祿郎不過是在開玩笑,也跟著笑了起來。“我猜在三分鐘內,您的太太也會打電話給您。”
“不會的。”齋藤祿郎說。
“為什麼?”
“因為……我沒有您那麼帥,也沒有您那麼的……招蜂引蝶。”齋藤祿郎說,“再說,我也不年輕,也不是東京名記。”
“好了,好了,別調侃我了,我真得走了。”劉簡之站起身,將編輯好的幾份稿件,遞給齋藤祿郎。
“這幾份稿件,明天一早送播音室。”
“是。”齋藤祿郎伸手接過稿子說。
劉簡之從衣架上取下長大衣,穿在身上。聽見牆上的掛鐘噹噹敲響,又將桌上的日曆撕下一頁。
“今天是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三。”劉簡之喃喃自語,又轉身問齋藤祿郎:“上野公園的櫻花,快開了吧?”
“還沒有呢,主任。”齋藤祿郎答道。“外面還在下雪,今年的櫻花恐怕要遲到囉!”
“櫻花遲早都會開的,再見!”劉簡之轉身走出辦公室。
劉簡之在停車場找到自己那輛日產達塔桑12型小汽車的時候,汽車的車頂、引擎蓋和擋風玻璃早已堆滿了積雪。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