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緣由來。
猴子和八戒對視一眼後,也豎起耳朵,在陳啟身旁端正坐好靜聽。
“聖僧,此都城名喚祭賽國,乃西邦大國。當年有四夷向其稱臣朝貢,南面月陀國,北面高昌國,東面西梁國,西面本缽國。
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從不敢有一年怠慢。”
“但非因此國文賢武良,國君有道。而是皆賴我這金光寺之功。
我們寺內寶塔上有祥雲籠罩,瑞靄高升。夜放霞光,萬里之外都有人曾見過;晝噴彩氣,四國之人都能同時瞻仰。
故此被四方國家認定以為天府神京,有神佛保佑,才有了年年朝貢。”
領頭和尚先為幾人介紹起了此地名稱,威名,以及威名的由來。
說起金光寺在其中的功勞,一眾和尚都挺起了胸膛,為之感到驕傲。
當然,在領頭和尚說起接下來的事情後,他們就驕傲不起來了: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三年之前,孟秋朔日,夜半子時,城內忽下了一場血雨。
天明時分,家家害怕,戶戶生悲。眾公卿聯名奏上國王,不知天公因甚事見責,當請道士打醮,和尚看經,答天謝地。
誰曉得這血雨非為他故而來,徑把我這寺內黃金寶塔汙了,致其再無祥雲瑞靄,使得外國誤以為我國沒了神佛眷顧,不再來朝貢朝拜。”
“那祭賽國的君王因此震怒,欲要起兵征伐四方,結果被一眾大臣諫道:‘是金光寺裡的僧人偷了塔上寶貝,才招此天怒人怨的下場’。”
“天見可憐,且不說那塔頂寶物,本就是我寺內之物,更何況那可是前輩大師的舍利子佛寶,我等僧人怎敢欺心盜取塔中之寶?!”
領頭和尚滿臉悲憤不平的叫嚷起來。
他也不是蠢得,自然知道這是有大臣不想起刀兵之災,“禍水東引”到他們這群和尚頭上來了。
按理來說,能免去一場無端災禍,金光寺吃點虧也就吃了吧,大家學的都是佛法,要講究慈悲為懷,忍忍也就過去了。
可奈何那群人做的太過分了啊!
簡直就是奔著整死他們全寺僧人去的!
全然不顧及沒他們金光寺,他這祭賽國能不廢一兵一馬,白受這麼多年朝貢便宜?
“那昏君根本不察事理,聽了諫言,就派出手底下的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將我僧眾拿了去,千般拷打,萬樣刑罰,只為逼問出塔頂寶貝的下落。
可寶貝根本就不是我們偷盜的,他再怎麼嚴刑逼供,我們還能再變出來一個給他?
佛寶要是能來得如此輕易,這塔頂這麼多年,就不會只此一件了!
當時我寺內還有三輩和尚,前兩輩都已被活生生拷打致死,只剩下我們這最小的一輩,但我們又能怎樣?不過苟活些許時日,就要步上前輩後塵。”
領頭的和尚說著說著,抬起縛手縛頸的枷鎖示意,臉上滿滿的都是苦澀,幾欲淚下,但在看向眼前盤坐的陳啟幾人,眼裡總算是透出幾分希冀,露出笑容來道:
“不過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想來是我等冤屈之心驚動了天神,昨日夜間,各人都得一夢,說有個東土大唐來的聖僧,能救得我等性命,可伸得此冤苦。”
“萬望聖僧憐唸啊,舍下大慈大悲,廣施法力,拯救我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