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利益置換(1 / 2)

晉陽王世子也站了出來,說道:“趙將軍所言甚是,只是光武力上解決恐怕不行,如今寧臺之地吏治混亂,百姓苦不堪言,之前還發生過小規模的暴動,雖然被壓了下去,但只是一味地鎮壓恐怕不行。”

太后說道:“那依你之言呢?”

晉陽王世子說道:“依臣之言,不如免了今年的賦稅以示皇家恩德,然後問罪寧臺刺史,重新派遣官員,再談寧臺。”

還不等太后說話,趙忠皺眉插言道:“萬萬不可,寧臺如今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謹慎起見還是先派兵前往。”

趙忠之子趙凜站出來說道:“啟稟太皇太后,皇太后,臣願前往寧臺分憂!”

劉海寧也站出來說道:“晉陽王世子所言甚是,光鎮壓恐怕不行,不如鎮壓的同時派官員處理寧臺事務,同時百姓也可感念朝廷恩德。”

太后面露猶豫之色,底下各個官員各有各的打算,而她的手上實在沒有可用之人,看了看眾人。

此時一直沉默的太皇太后開口道:“哀家以為晉陽王世子與劉海寧的話有幾分道理。”

趙忠急忙進諫:“太皇太后,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貿然行事,況且官員去了地方也無法保證安全。”

晉陽王世子說道:“將軍此言怕不是在包庇寧臺!難不成寧臺之事是將軍授意不成?”

“你血口噴人!”趙凜氣憤道。

趙家和寧臺官員確實有勾連,這些年寧臺地方官員沒少給趙家送東西。晉陽王世子這話正說到點上。

其實所有人都清楚,只是大家礙於趙家的勢力無人敢言罷了,可晉陽王卻不鳥他!

太皇太后微微擺手道:“哀家意已決。趙凜既然主動請纓,就準了,不過要按照晉陽王世子所說,一邊安撫百姓,一邊整頓寧臺官場,還百姓青天。”

趙凜雖然領命,可是派誰去,又吵成一片。

趙家一派的官員自然想去,可朝廷卻派了劉海寧一派的官員。所以說,主意雖然是晉陽王一派提出來的,執行的卻是趙家和劉家。

晉陽王世子雖然據理力爭,想派自己那一方的官員去寧臺,但是受到其他兩方的極力阻撓。

劉海寧不想讓出利益,趙忠則是擔心晉陽王染指之後,他們必定針鋒相對,趙家在寧臺再無轉圜的餘地。

“哀家會下旨免去寧臺今年賦稅,並選派得力之人同你們一道前去處理寧臺之事。”

晉陽王世子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因為秋獵,被別人攻擊而惱怒的人了。他面上看不出任何不快,行禮道:“太皇太后聖明,如此一來,寧臺百姓必然感恩戴德,亂象自消,且能穩定局勢,一舉多得。”

劉海寧得了好處,自然也附和稱是。

趙忠心有不甘,劉海寧雖然是太后的父親,但是其根基並沒有趙家深,所以還有合作的可能,所以便默默退下。

太后見今日朝堂之上讓太皇太后佔盡上風,自然不甘心,於是補充道:“寧臺的事情如此解決倒也不錯,只是蒼圩叛亂,如今連叛軍頭目是誰都不得而知,如今緊挨著蒼圩的幾個州府局勢危險,如今還需儘快派人去。”

劉海寧站出來說道:“不如先讓地方上先鎮守著以防不測,等朝廷處理了寧臺之事,再從青州調錢糧。”

底下人也不等上面作何反應紛紛讚歎,覺得此法可行。

太皇太后微微點頭,“劉愛卿此計甚好,那就按此行事吧。”太后見狀,心中暗恨,卻也不好再說什麼。

太后心中明白,這蒼圩之亂背後定有隱情。散朝之後,她就找上了太皇太后,“母后,這蒼圩叛亂與寧臺混局看似簡單,實則有官員的勢力暗中操縱。”

太皇太后嘆了一氣道:“哀家知道。”

“母后既然知道,為何還……”

太后的話語未盡,太皇太后沉聲道:“蒼圩前幾年就出了問題,可是先帝只看眼前,對災民不管不顧,之後更是當其從未發生,已經埋下禍根,這次毫無徵兆且組織有序,若無人背後支援,怎會如此?”

“可是趙家在朝中勢大,你父親也無法與之完全抗衡,晉陽王主要勢力在邊疆,如今靠著晉陽王世子也在逐漸滲透,朝局如此,哀家已無能為力,如今能做的也只有利用他們打擊地方,讓地方上安定下來。”

太后有些不甘心,“那您可想過皇帝以後?”

太皇太后看著太后說道:“如今能做的也只有捱過一日是一日,這是他的命。”語氣中盡是悲涼,她原本以為局勢沒有那麼糟糕,可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