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簾的,不再是東邊一個、西邊一個,雜亂無章的山洞,而是一排排整齊乾淨的新式結構。
部落裡的族人們聽到野牛群的聲音,也趕緊跑出來接應。
一時之間,接人的與被接的族人都在兩眼淚汪汪,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之中。
當然,兩撥人眼淚汪汪,都不是因為久別重逢就是了。
出來接應的族人們看著氣勢恢宏的野牛群,就羨慕得不得了,懊悔自己這次沒有爭取到名額,沒辦法跟著一起去豐收節。
等她看到野牛背上交換回來的貨品之後,更是下意識瞪大了眼睛,甚至趕緊走了兩步上前檢視——
草種、大魚、蓬蓬果、木柴、鹹土各種各樣,應有盡有!
他們這次換到的東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這是發財了啊!
留守的族人激動,野牛背上的族人們也好不到哪裡去,這堅固的石頭牆基底,平整的泥土牆面,再加上齊刷刷的屋頂,真的是他們的洞穴
嗎?
怪不得阿亮一直和族長們嚷嚷著建房子建房子,這房子建起來之後,果真不一樣了!
留守的花和草感受到了族人火熱的眼神,也挺了挺胸,學著阿亮那一套,給他們介紹起來:
“阿亮說了,這個叫房子,我們緊趕慢趕,終於在你們回來之前都建好了!這下子,咱們冬天之前都能住上新洞穴了!”
話剛說完,說話者就被身旁的勺子捅了一胳膊,教訓道:
“說了多少遍了,你怎麼還沒改過來呢!是房子,不是洞穴了!”
除了寧墨還能維持常態,一眾外出的族人現在幸福得好像踩在棉花上一樣,從野牛背上下來的時候,腿腳都是軟綿綿的。
等進了部落,外出的那些族人們更是連連驚歎:
“這是啥?怎麼還有個洞?就是也太小了,我也鑽不過去啊!”
說話者還往黑乎乎的洞口看了一眼,有些遺憾這洞口挖的有些太窄了,雖然看著像模像樣也平整,但是鑽不過去啊!
話剛說完,說傻話的姑娘就被剛挨完懟的花也捅了一胳膊!還學著勺子的樣子教訓道:
“你是不是傻!這可不是給人鑽的,這是給鍋的!”
那姑娘還沒反應過來,摸著胳膊傻愣愣回道:
“別逗了!我都鑽不進去,阿鍋就能鑽進去了?鍋碗瓢他們一個也鑽不進去!他們比我還壯捏!”
花和草可算又找回了驕傲,小胸脯一挺,滿是自豪地介紹道:
“這是燒柴火做飯的地方,放真正的鍋的!做出來的飯可好吃了!燒火都簡單!”
“對對對,阿亮哥介紹,這叫那什麼‘造’,咋造咱也不知道。“
寧墨笑眯眯聽著花草和勺子給他們介紹族裡的變化,阿亮也確實能幹,他們外出不過一個多月,他竟然已經帶著族人們做了這麼多。
看樣子已經完全能夠撐得起大局了,族中的青壯年和幼崽們都對他佩服得不得了,天天做夢都想覺醒阿亮那樣的天賦。
就這樣,寧墨她們被帶著參觀了一圈新的部落,還沒走到家呢,寧墨的身上已經沉重了不少——
倒不是因為累的。她們這次交換的貨品已經有族人幫忙卸貨和規整了。
寧墨身上發沉的主要原因就是,她身上又被動物們撲滿了,花生當仁不讓地佔據了暖呼呼的懷抱。
土土只能退而求其次,抱著寧墨一隻胳膊。而其他鳥兒則是肩膀上腦袋上,淨找舒服的地兒待著。
那些沉一點大一點的動物們在花生的教育下,也很是自覺,知道自己這樣的不能隨便賴著心肝兒了,免得把心肝兒累壞,只是亦步亦趨地跟在寧墨身後。
當然,還有一個剛出發的球獺,現在還在路上其哩噗嚕地滾呢。
等寧墨她們走到部落中心的時候,族長和其他族人們也都已經收到了訊息,紛紛從家裡趕出來,迎接寧墨她們。
阿祖先是和族長耳語兩句,表明這次出去一切順利,讓族長安心。
族長也鬆了口氣,拉著寧墨的手,不住地問寧墨這次出去的經歷,都交換了些啥。
阿亮是跟著族人們一起跑出來的,但現在已經擠不進寧墨身邊的“包圍圈”了,只能站在動物圈和族人圈之外,努力踮著腳。
寧墨一打眼就看到了阿亮這副動作,一臉憨實的笑,看著又黑瘦了不少,神色和那些給寧墨果子然後等著邀功的小動物們一模一樣。
看著他這副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