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豐富烹飪經驗的廚師。他的心中一直懷揣著製作“將軍過橋”的夢想,他想要把這道家鄉的美食發揚光大。
回到鎮子裡,書源開始尋找製作“將軍過橋”的最佳食材。他每天清晨都會到父親曾經捕魚的海邊,等待漁民們歸來。他要挑選最新鮮、最肥美的黑魚。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他看到了一條足有三斤重的黑魚。那黑魚在魚簍裡翻騰著,身上的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烏亮的光澤,書源一眼就認定,這就是他要找的魚。
書源帶著黑魚回到了家中的廚房。他小心翼翼地把黑魚放在案板上,彷彿對待一件稀世珍寶。他深吸一口氣,開始了製作“將軍過橋”的漫長過程。
他先將黑魚去鱗、鰓、鰭,斬下魚頭,用刀在背部沿脊骨兩側剖開,挖出內臟,魚腸留用,把魚洗淨。這每一個步驟,他都做得極為細緻,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手中的刀如同他身體的一部分,靈活而精準。
接著,他把魚橫放在砧板上,片下兩面魚肉,再斜片成0.7厘米厚的片。那一片片魚肉在他的刀下如同雪花般飄落,潔白而細膩。他把魚片放入碗內,加精鹽少許、雞蛋清、水澱粉20克拌勻。這時候的魚片就像是等待檢閱計程車兵,整齊而有序地排列在碗中。
而魚腸也沒有被書源忽視。他把魚腸放入清水中,用剪刀從一端向另一端剪開,去淨腸內汙物,用精鹽5克輕輕揉搓,洗淨。然後將黑魚脊骨和剩下的魚肉洗淨,斬成塊;魚頭劈成兩片。這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就像是在排兵佈陣,每一個部分都有著自己的使命。
書源開始製作魚片部分。他點燃了爐灶,鍋中倒入適量的熟豬油,燒至四成熱時,他輕輕放入魚片。魚片剛一入鍋,便泛起一陣輕微的油花,他用手勺快速撥散,只見魚片在鍋中逐漸變成乳白色,就像一片片潔白的雲朵在油鍋中漂浮。他迅速把魚片倒入漏勺瀝油。
原鍋仍置旺火上,他又舀入熟豬油50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蔥白段、筍片65克、冬菇片12克,煸炒幾下。那鍋中頓時瀰漫出一股濃郁的香氣,蔥白的香味、筍片的清香和冬菇的醇厚香氣混合在一起,如同奏響了一首美食的交響曲。接著他加料酒10克、白糖、雞清湯75毫升、精鹽少許,燒沸後用水澱粉20克勾芡。那湯汁在鍋中變得濃稠起來,如同一條流動的金色河流。最後他倒入魚片炒勻,淋入香油,顛翻,先取一盤,盤中放少許醋,再起鍋盛入盤中。這一盤魚片潔白滑嫩,散發著誘人的光澤,每一片魚片都吸收了湯汁的濃郁味道,入口即化,那股鮮美在舌尖上跳躍,彷彿在訴說著書源多年的心血和夢想。
接下來便是製作魚湯的部分。他將魚頭、魚骨、魚腸一起放入沸水鍋內略燙,撈出洗淨瀝去水分。這一步就像是給即將出徵的將軍和士兵們進行最後的洗禮。然後他把它們放入炒鍋內,舀入清水1000毫升,加料酒15克、蔥結、拍松的姜塊、筍片65克、蝦子,置旺火上同燒。
隨著火焰的舔舐,鍋中的魚湯開始翻滾起來。那白色的泡沫不斷湧起,就像戰場上的硝煙。書源站在爐灶前,目不轉睛地看著鍋中的變化。他知道,這是關鍵的時刻。待燒沸後,他加熟豬油80克,那豬油一入鍋,魚湯變得更加濃郁起來,湯色逐漸乳白,就像被牛奶浸染過一樣。
他放入油菜心、香菇片13克繼續燒煮。油菜心在魚湯中翻滾著,吸收著魚湯的鮮美。當菜心熟後,他再加精鹽3克燒沸,揀去蔥姜。此時的魚湯濃白如乳,散發著濃郁的魚香和各種配料混合的香氣。那香氣瀰漫在整個廚房,彷彿要衝破牆壁,向整個永民鎮宣告這道“將軍過橋”的誕生。
書源把做好的“將軍過橋”端上了桌。他看著自己的傑作,心中充滿了成就感。這不僅僅是一道菜,更是他多年來的夢想和對家鄉美食文化的傳承。
訊息很快傳遍了永民鎮,人們紛紛來到書源的家中,想要品嚐這傳說中的“將軍過橋”。一位年長的老者品嚐過後,感慨地說:“這道菜,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吃到過這麼正宗的了。書源啊,你可真是把咱們鎮的美食發揚光大了。”
書源的名字在永民鎮傳開了,他的“將軍過橋”成為了鎮子裡的招牌菜。而書源並沒有滿足於此,他開始在鎮上開起了烹飪班,把自己製作“將軍過橋”的技藝和對美食的熱愛傳遞給更多的年輕人。
他常常對學員們說:“美食就像一座橋,它連線著我們的過去和未來,連線著我們的家鄉和世界。‘將軍過橋’這道菜,不僅僅是一種味覺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在書源的努力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