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大明開國皇帝駕崩,皇太孫繼位。】
對於朱元璋來說,開局就是王炸:“標兒呢?”
朱元璋內心恐懼,因為他知道,他不可能廢太子,二人都是共用一套班底的。
馬皇后同樣眉頭一皺,看來真的有事。
【建文皇帝繼位前,答應過洪武皇帝,善待叔叔們。建文帝也答應了。】
【但建文帝登基僅僅三個月,就開始削藩了。】
【洪武皇帝第七子,第十三子,第十八子,第十二子先後被廢。貶為庶人。】
【其中第十二子不堪受辱,舉家自焚而死。】
【本王是高皇帝血胤,豈能受辱於傖徒。】
此時別說朱元璋了,就連朱標都傻眼了:“十二弟?自焚?孽畜!朱雄英什麼時候這麼狠毒了?”
路上的朱棣都懵了:“雄英?不可能吧?”
【湘戾王!戾王!很好,很好,朱允炆,你很好!逼死了本王的弟弟,還加上如此惡諡!】
只見天幕上的朱棣氣的渾身顫抖,隨後吐出了一口血。
朱元璋差點癱倒在地:“為什麼繼位的不是標兒,也不是雄英?天幕,你說呀!為什麼?”
朱元璋已經快瘋了,長子長孫都不是皇帝,那只有一個可能了。
“重八。”馬皇后也想到了這一點。
“不是雄英嗎。”朱標也有些承受不了了,他能猜到,應該是自己出事了,他可以接受。
但是大兒子,他接受不了了。
西漢時期,劉徹一臉鄙夷:“害怕造反,削權力就好了,哪有衝著命去的?”
嬴政呵呵一笑:“真是個廢物啊。”
此時,胡順妃闖了進來:“陛下,陛下,請陛下下旨,永遠不要讓柏兒就藩,就在南京當個普普通通的富家翁吧,什麼權力侍衛都不要給。”
胡順妃害怕了。
馬皇后嘆了口氣:“胡妹妹放心,朱允炆不可能繼承皇位。”
馬皇后有這個權力。
此時的朱元璋肺都氣炸了,他是怎麼敢的?
【最終,建文帝準備對燕王下手。】
【無奈的燕王只能裝瘋,甚至與豬同吃同睡。】
天幕中,朱棣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蓬頭垢面,嘴裡甚至有不可描述之物,吃的津津有味。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如果是咱,咱也要反!”朱元璋閉上了眼睛,不知道自己造了什麼孽。
而朱標則是氣沖沖的出去了。
永樂朝,朱棣捂著臉,太丟人了,這次現大眼了。
而朱棣的兒孫和臣子則是低著頭,不敢看天幕。
“就憑這一點,說他千古一帝,朕服氣。”李世民不由敬佩起朱棣了。
【建文元年,燕王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
【整場戰役歷時四年,燕王以一藩之地,打垮了整個明帝國,成功登基。】
【最後時刻,建文帝點燃皇宮,至於是自焚還是出逃,成為歷史懸案。】
【永樂皇帝在位二十二年,期間五次北伐。】
天幕中,大明士兵在草原馳騁,打的北方蠻族不敢南下。
【創立神機營,為當時最早的火器部隊。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部隊。】
【對外,設立奴兒干都司,佔領安南等一系列功績,讓大明版圖擴大了一倍。】
【文治上,修著永樂大典,為當時世界上第一本,也是最全的百科全書。】
【疏通運河,加強南北交流,並修建北平皇宮,於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
【遷都北京,開創大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先河。也讓大明成為了華夏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王朝之一。】
【強漢,盛唐,鐵血大明。】
劉邦立刻站起來了:“強漢?哈哈哈哈,乃公就知道。”
隨後劉邦看向北方:“匈奴,你等著。”
李世民也看向天幕:“盛唐?不奇怪,就該如此。”
【無論修著永樂大典,還是北伐,或者是疏通運河,這一切都需要錢。】
【這是大明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七下西洋,永樂一朝共計下西洋六次。】
天幕中,龐大的水師震驚了各朝各代。
【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水師,大明水師。】
【大明水師強到什麼地步?舉個例子,大明水師到達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