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了一股所謂的土匪,但在那個地方的記載就是,大明水師滅掉了他們的王朝。】
此時的朱元璋已經麻了:“這是老四嗎?”
馬皇后瞥了他一眼:“開心了就老四,不開心了就朱棣?”
【相對於其父洪武皇帝,永樂皇帝更有遠見,不似其父那樣,小富即安,沒有其父那種小農思想。】
【這也註定讓其在功績上能超越其父。】
朱元璋不出意外的再次破防:“咱驅除韃虜,再造華夏,他朱棣憑什麼跟咱比?”
不過朱元璋也動了心思,永樂大典?哼,永樂大典不應該存在,以後只會有洪武大典。
至於下西洋?他朱棣都可以,那他朱元璋也行。
洪武朝的朱棣喘著粗氣,這就是他?
而建文時空,再次出征的李景隆看著手下毫無戰意的將領,下定了決心:“快走,這是從龍之功。”
建文朝的官員也竊竊私語,如果他們能在永樂皇帝手下,會不會青史留名?
朱允炆癱坐在龍椅上,大氣都不敢喘,本來他的人設就設計的挺好,但這次被天幕直接曝光了。
排名第四的千古一帝和他之間,百姓會選擇誰?
朱允炆的猜測沒錯,此時的南京已經人心渙散了,讓他們上戰場?和千古一帝打?這不是開玩笑嗎?
【下西洋帶來的財富讓國庫有了錢做更多的事情。】
【常年的戰爭,民間確實受到了影響,可如果不打呢?】
隨後天幕出現了蠻族在邊疆燒殺搶掠的影像。
【兩害取其輕,永樂皇帝成功了,在位二十二年,為大明打出了二十年的和平,也為日後的仁宣之治,大明國力巔峰打下了基礎,萬國來朝,盛世如期而至。】
一句盛世如期而至徹底讓洪武朝,建文朝和永樂朝的百姓沸騰了。
【如此江山,豈不讓人留戀?】
天幕上,軍營中,老年的朱棣帶著壯志未酬的不甘閉上了眼睛。
“恭送永樂大帝。”
歷朝歷代的百姓自發為永樂帝送行。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