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秀蘭此話說出,鐵秀英卻搖了搖頭,道:“他身邊還有正妻、唐賽兒,我,我始終是算不得什麼的,等過幾日再託十一問他一下好了。”
鐵秀英好像自知自己沒有機會,選擇了以這種方式默默地關注著朱允熥。
“父親那邊最近可有訊息傳來?”
鐵秀英還是掛念著鐵鉉的,但是由於朱允炆她始終不敢回濟南半步,生怕自己被他抓了去,做了他的皇后。
“還未曾,想必就是近幾日了。”
鐵秀英點了點頭,望向深深的皇宮之中,目光充滿無限的深情。
而快到宮中的時候,朱允熥才知曉徐皇后於前幾日已經薨逝了,朱棣下令舉城哀悼,過幾日準備大赦天下,以皇后之禮下葬。
當朱允熥聽聞徐皇后薨逝之日竟然與趙有容是同一天時,也是驚訝非常。
他好像意識到什麼,而當他到達皇宮的時候,欽天監的馬蓬瀛卻早就在門前等著他了。
見到馬蓬瀛,朱允熥一些事情已然明瞭,恐怕趙有容的這一劫是命中註定的難以避免。
“吳王,我屬實沒想到這次竟然出現了罕見的中宮重疊的星象,兩顆象徵著後宮之主的星象重疊在一起,讓我出現了誤判,否則我是不會讓你帶著吳王妃平浙的。”
馬蓬瀛看起來有些自責,朱允熥卻沒有在意這些許多。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馬尚宮不必在意,本王還要入宮,改日再敘。”
朱允熥好像真的開始對一切毫不關心,臉上的表情冷漠不已,如同冰山般地難以令人接近。
恐怕是與趙有容之死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的他令人有些難以親近。
此次歸朝,是少不了要先去見朱棣的。
朱允熥與鄭和往朱棣所在的宮殿走去,就要進殿之時卻被宮中的禁軍攔下。
“還請吳王下馬交上兵器!”
禁軍首領張輗一步踏出,朗聲說道。
朱允熥從馬上下來,剛要交上兵器的時候,突然一員小將從旁側出現,手持鳳翅鎏金鏜向著他砸來。
朱允熥反應迅速,一側躲過,本能地單手十八挑朝著對方用出。
沒想到對方竟然同樣走的靈巧路線,直接看破了單手十八挑的路數,將他的大戟挑起。
這時朱允熥才有些正視起對方來,只見對面的小將也就是十幾歲的年紀,長得頗為英俊,劍眉星目,臉上有著剛直不屈之色。
小將見一擊未成,就是要繼續攻擊,但是卻被背後一人喝止。
“文弼,你在幹什麼!”
小將想要繼續作戰的心被這一聲呼喝打斷,好像這個聲音有著不容抗拒的威嚴。
這時,朱允熥也見到了來人,正是名將張玉,如今僅剩的三大營中的三千營首領。
張玉平時與朱能私交不錯,那麼這員小將的身份也已經呼之欲出。
張玉之子張輔。
張輔之名歷史上比張玉名氣還要大,張輔早年隨父參加靖難之役,累封新城侯。
永樂四年,以右副將軍隨成國公朱能南征安南,旋即接任主帥,屢戰告捷,於次年滅亡胡朝,改安南為交趾,設交趾布政司。
戰後因功受封英國公,予世券。
自永樂七年至永樂十三年,三次以總兵官討平安南叛亂,先後四至交趾,史稱他“凡三擒偽王,威鎮西南”。
永樂二十年至永樂二十二年間,參與明成祖朱棣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北征。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改掌中軍都督府事務,進位太師。
宣德元年,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威功赫赫!
可惜的是,晚年遇上了大明戰神、第一留學皇帝朱祁鎮,隨軍出征,死於土木堡之變。
朱允熥大概知道張輔為什麼這麼仇視他,對他抱有如此大的敵意了。
“父親!師父有可能就是因為他才死的,定是他害死了師父!”
張輔口中所說的師父,就是成國公朱能了。
原來張輔今日在他入宮交上兵器之時,是想殺了他為朱能報仇。
沒想到張玉卻對著他大喝道:“休要胡言!無憑無據,你竟然汙衊吳王?!”
張輔搞不懂張玉為何在說他的不是,明明自家父親也與朱能私交甚好,如今朱能死了,他難道不傷心難過麼?
“小子狂妄,無言失禮,還望吳王莫怪。”
說完就拱手施禮。
張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