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也是感到震驚。
本以為這南宋最後的脊樑應該是單單指的是前面影片當中提到的那位文天祥,沒想到,像這樣的傑出人才,竟然同時有三位。
唉,看來他南宋也並不乏傑出的人才,只可惜君主無能啊。
【南宋末年,大宋的氣運已經消耗殆盡。
在這風雨飄搖的時期,有人禍亂超綱,有人通敵叛國,有人直接擺爛。
也有人,始終在堅持自己的理想。
他們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將,民族英雄。
甚至在南宋滅亡之後,他們仍舊在組織義軍抵抗。
他們就是宋末三傑:張世傑、陸秀夫和文天祥。】
天幕下的人看到這裡,都紛紛感嘆。
這大宋,還是有著忠臣存在的啊。
【張世傑,祖籍是河北范陽。
他從小就在金國的統治下成長。
是的,如果按照國籍來算的話,他算是個金國人。
年少的時候,張世傑有過犯法的行為,於是就逃到了宋州。
後來被阮思聰看中,推薦給了呂文德。
在呂文德的麾下,他多次立功,一路升官。
官至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
公元1268年,元軍在襄陽城外修築鹿門堡,想要困死城內的南宋軍。
張世傑奉命前去救援,未能成功。
呂文煥帶著像樣投奔了元軍,張世傑又奉命駐守鄂州。
在他的努力之下,阻礙了元軍前進的步伐。
元軍派人來招降他,他不順從。
只可惜,後來的鄂州還是淪陷了。
1276年,元軍南下逼迫臨安,張世傑請求移兵海上,背水一戰。
只可惜南宋多是軟骨頭,主張議和,於是張世傑領兵南下了。
在福州,張世傑等人擁立了趙昰為帝。
開始跟元軍海戰。
趙昰死後,又擁立趙昺為帝。
1279年,張世傑組建了海上防線,跟元軍展開大戰。
只可惜,最後以宋軍的失敗而告終。
張世傑還想要讓楊太后尋找趙氏後代,再圖後舉。
只是楊太后聽到趙昺直接跳海自殺了。
張世傑無奈,最終也跳海自盡了。】
趙匡胤看著張世傑的事蹟,也是由衷感嘆。
雖然並非宋人,但為了趙氏,張世傑可謂是鞠躬盡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