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漢中立王
漢室傾頹,烽火迷天,九州齊焦。惜玄德奔命,屢遭厄難。仁德廣佈,志比唐堯;三顧草廬,隆中妙策,文臣武將勇略高,籌宏業,雖艱難險苦,何懼雄梟。
但看帳中英豪,仗諸葛,神機運略高,法孝正秦宓,素有文采,關張威猛,敵膽皆搖。趙馬楊威,黃忠奮翼。五虎揮戈戰鼓敲,興沔陽,待東征北伐,重振天朝。
上回書說到桓侯準備班師回益州。他叫孟獲為戰死在南中的將領們立廟供奉,如雷銅,陳應張著等人。孟獲立刻吩咐南兵照辦。桓侯決定暫時班師回蜀,孟獲再三挽留不住。他帶領各洞主,酋長們來與大軍送行,直送到瀘水岸邊。才和蜀兵依依不捨的告別。桓侯囑咐他善待百姓,發展經濟,儘量的修建通道。架造橋樑。並暫時為他留下了一批軍中的工匠,協助他在南中的通途工作。孟獲自然千恩萬謝。
此時又有上百名醫務兵在南中與蠻女組成了幸福美滿的家庭,要求留在南中,桓侯也照準了,龐統囑咐他們要與蠻人搞好團結,要把漢族的先進文化,以及各方面的知識傳播於南中,在南中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當然他們的文化,知識和醫術皆為南中的瑰寶,南中各洞主,各酋長們也都看重他們,於是漢族的先進文化,知識,各種手藝在南中生根發芽,並慢慢的流傳到安南州,占城州,瀾滄州。這是後話,表過不題。
再說張飛在董卓與呂布,王允互相爭鬥之時,他曾與獻帝有簡短時間的交往,當時還求得天子賜了他一道聖旨,(見上文的張飛討封),他也在皇家內苑尋得了一件至寶。乃是軒轅皇帝留下的一件神兵。震天弓和九支穿雲箭,為至剛至陽的寶貝。這件神兵利器曾為陳塘關的的鎮關之寶。
封神時期靈珠子轉世的哪吒曾用它射死了石磯娘娘的碧雲童子。經過又是上千年的流傳,被桓侯在宮中偶然發現,桓侯便把它帶出宮中,收藏在身邊。此弓非常的沉重,桓侯用盡吃奶之力才勉強拉個滿圓。他對誰都沒有提說過,上到兄長劉備、關公。下到身邊的二十八燕將都不知道他有這把神兵利器。只是對夫人夏侯涓偶爾提說過,但夏侯氏也沒有見到寶弓。當然上文已經說過,經過二十多年的戰鬥生涯,二十八燕雲鐵騎已經減少了十人,到現在才有十八燕將了。他有多次想補充足二十八將,但人員總是不合格。
因為必須要北方幽燕計程車兵,而且要有勇力,騎射皆精,又還要忠誠和剛猛,一旦做事毫不含糊的人員才能進入其中。明面上是騎兵護衛,實際是須有二流武將實力的人才配進入其內。
再說張飛大軍回師已到瀘水南岸,他起兵時的二十一萬大軍兵員沒有折損,只是喪了良將數員,因為首戰雍闓,朱保,高定時就收降了十多萬人,裁減掉老弱病殘後都有八九萬,後來又有投降的南蠻兵,安南兵。所以兵員不但沒有損傷,反而現在還多了幾萬,他對兵員也沒有什麼苛求,所以安南兵,南蠻兵想同他走的他帶走,漢兵們想留在當地生活的他留下。畢竟一些散兵遊勇也拖動不了大軍的行程。這時已經是六月初了,南征到班師一年有餘,直接說是十三個月了。
這時他與孟獲,眾洞主,各酋長們一一握手告別。前軍上船正要渡江,忽然間陰雲逼合,狂風大作,兵不能渡!將士們稟報張飛。飛即問孟獲是何故?蠻王和當地年長的土人皆說是,水中有猖神作祟,往來之人必須要祭祀才能通行,桓侯與他們祭祀品為何物?
孟獲曰“以前國中因猖神作穢,是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還有黑牛,白馬,青羊之頭為貢物祭之,然後就風雲浪靜,並且年歲豐收”。桓侯曰“吾今已掃平南方,擴域至海;焉能無故殺人?蒼天尚有好生之得”,且隨吾到江邊一觀再說。
於是他乘騎踏雪烏騅,龐統帶眾將跟行,孟獲及各洞主酋長也隨行而來,到瀘水岸邊觀看。
果見陰風陣陣,洪波洶湧,慘霧迷人,濁浪滔天!當下眾人皆驚,桓侯乃尋土人問之,其人曰“至桓侯渡瀘水過後,旦聞水邊有鬼哭神號,晝夜繼之;又瘴煙四起,陰鬼無數,因而作祟,至而無人渡之”。
飛曰“此吾之罪愆也,吾徵南中,不得已於途殺伐,而盤蛇谷縱火,雖功在社稷,然獲罪於天!傷害南人無數,亦無數漢兵士卒客死他鄉!致使狂魂怨鬼,不得解釋,以至如此,吾當今晚親往祭之”!
土人曰“須依故例,殺四十九人頭為祭品,則怨鬼自散矣”。
飛叱曰“本為人死而成怨鬼,豈可復又殺人積怨乎?吾自有主意,爾速退”!乃喚軍中廚子宰殺牛馬羊,而和麵為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