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山領命離開後,沈清歡轉身走進茶樓。工匠們正在拆卸二樓的隔斷,木屑紛飛中,一個身材瘦小的老夥計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套茶具走下樓梯。
“慢著。”沈清歡叫住他,“這是要往哪搬?”
“回東家的話。”老夥計弓著腰,“這是二樓雅間的茶具,怕施工的時候打碎了,想先搬到後院倉庫存著。”
沈清歡走近看了看,只見那套茶具雖然有些舊,但做工精良,釉色溫潤。
她記得這是前東家花重金從江南買來的名貴茶具。
“放著吧,這些不用搬。”沈清歡說,“等會兒讓人拿去當了。”
“當了?”老夥計一愣,“這可是上好的建盞...”
“再好的舊物件也是舊的。”沈清歡打斷他,“望江樓要重新開張,就得換新的門面。”
老夥計還想說什麼,一旁的巧兒瞪了他一眼:“東家的話你沒聽見?
還不快去幹活!”
老夥計縮了縮脖子,默默把茶具放在櫃檯上。
沈清歡看著他佝僂的背影,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的叫王福。”
“在望江樓做了多久?”
“十五年了。”王福搓著手,“從學徒做起,一直做到現在。”
沈清歡點點頭:“會泡茶?”
“會一些。”王福說著,眼睛一亮,“要不我給東家泡一壺?”
不等沈清歡回答,他已經麻利地擺開茶具,從櫃檯下取出一罐茶葉。
沈清歡看他動作嫻熟,顯然是個老手,便也不阻止。
王福先用熱水溫壺,然後取茶、洗茶、注水,每個動作都恰到好處。
不一會兒,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就泡好了。
“東家請。”
沈清歡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清冽甘甜,回味悠長。
“不錯。”她放下杯子,“你以前是專門負責泡茶的?”
“是。”王福點頭,“二樓雅間的客人,都是小的伺候。”
“那你認識那些老主顧?”
“都認識。”王福說,“有些客人來了十幾年了,喜歡什麼茶,用什麼杯子,小的都記得。”
沈清歡若有所思:“那你留下吧。”
“真的?”王福一喜,隨即又忐忑起來,“可是小的年紀大了...”
“年紀大不要緊,有經驗就行。”沈清歡說,“以後你專門負責培訓新來的茶藝師。”
“多謝東家!”王福連連鞠躬。
“巧兒。”沈清歡轉身,“去把所有老夥計都叫來,我要挑人。”
很快,二十多個夥計排成一排站在大堂裡。有的穿著灰布短褂,有的穿著青布長衫,都低著頭,神色忐忑。
沈清歡坐在太師椅上,一個個打量過去:“都說說吧,在望江樓做了多久,會什麼手藝?”
夥計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王福站出來:“東家,要不讓小的給您介紹?”
“好。”
王福指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夥計:“這是張貴,做點心的,手藝很好。
特別是桂花糕,做得最好。”
那張貴連忙點頭:“是是,小的做了十二年點心了。”
“留下。”沈清歡說,“以後你負責帶新來的點心師傅。”
王福又指著一個年輕夥計:“這是小六,腿腳麻利,跑堂最勤快。”
“我認得客人的臉,知道誰喜歡喝什麼茶。”小六插嘴道。
沈清歡看他機靈,便也點頭:“留下。”
就這樣,二十多個夥計,最後留下了八個。其他人領了一個月工錢,默默離開了。
“東家。”巧兒湊過來,“這些人夠用嗎?”
“當然不夠。”沈清歡說,“不過有他們在,新來的人也好帶。
對了,去把賬房先生叫來。”
賬房先生姓錢,是個五十多歲的老人,戴著一副銅絲眼鏡,手裡捧著一本賬簿。
“錢先生。”沈清歡說,“我要擴招夥計,你給算算,需要多少人?”
錢先生推了推眼鏡:“按東家的規劃,一樓點心鋪要十個夥計,二樓茶室要八個茶藝師,三樓宴會廳至少要十二個人。
後廚的話,點心師傅要四個,幫廚六個,洗碗工四個。
還有打掃的、看門的,加起來至少要六十個人。”
“六十個?”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