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細節:死者的臉部呈現出明顯的腫脹,牙齒脫落,面部及四肢遍佈著多處擦傷和皮下出血的痕跡,這些都是明顯的抵抗傷。
此外,死者脖頸處的勒痕錯綜複雜,不規律地分佈著,勒繩上還夾雜著一些雜物,有大小便失禁的情況,這些跡象都指向了一個結論:這不是一起自縊事件,而是他縊。
麥少溱說:“死者的角膜輕度混濁。”然後一按屍斑就褪色,再加上昨晚的大暴雨的氣溫狀況,她推斷,“最遇害時間應該有8-12個小時。”
韓見野附和:“那就是昨晚的10點-12點。”
“是的。”
韓見野抬頭看向大樹,實際上,現場的每個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四米的高度對於一名女性來說,沒有墊腳物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自行完成上吊的動作。
經過昨晚的一場暴雨沖刷,現場可供勘查的線索變得極為稀缺。
韓見野又望了望天空,烏雲密佈,預示著又一場降雨即將來臨。
意識到下山的危險性,他迅速下令就地搭建帳篷,以便團隊能夠安全地繼續他們的勘查工作。
與此同時,麥少溱帶領的法醫團隊急需將屍體帶回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得益於當地派出所民警的協助,他們下山的行程變得相對迅速。
葉白細緻地觀察現場,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我注意到樹梢上有磨損和斷裂的跡象,這很可能是兇手利用勒繩套住死者脖頸後,運用槓桿原理,從另一端拉扯勒繩,殘忍地將她吊掛在樹上致死。”
正當此時,廖維帶著激動的心情跑來,手中拿著一樣東西,“我可能發現了兇手和死者上山的路徑,你們看這隻平底鞋會不會屬於死者的?”
韓見野接過那隻溼漉漉的平底鞋,仔細檢查。
“鞋子內部沾滿了雜草和泥土,但仍然可以辨認出這是一隻37碼的左腳鞋,看起來還很新。”他抬頭對廖維說,“繼續尋找,看看是否能找到另一隻鞋。”
葉白拿過那隻平底鞋仔細觀察,“鞋後跟的皮層磨痕嚴重,韓隊,我猜測死者有可能是被兇手威脅半拖半就帶上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