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聯盟之策
在荊州城內,林小羽的住所中,氣氛凝重。諸葛亮輕搖羽扇,率先開口:“林小羽,如今局勢愈發複雜,曹操於北方虎視眈眈,東吳孫權亦對荊州心懷覬覦。我等需早做籌謀,否則荊州危矣。”
林小羽微微點頭,他深知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孔明先生所言極是。以我之見,曹操勢力強大,僅憑我們荊州一地,難以與之抗衡。東吳雖有與我們合作的意向,但雙方之間亦存在諸多矛盾與猜忌。”
趙雲站起,抱拳道:“末將願聽主公與軍師差遣,衝鋒陷陣,在所不辭!”關羽輕撫長鬚,目光堅定:“吾等關家軍,也絕不是貪生怕死之輩,定當守護荊州。”張飛則大聲吼道:“俺老張早就想和曹軍大戰一場,怕他個甚!”
林小羽看著眾人,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些忠義之士,是他在這個亂世中最大的倚仗。“諸位的忠心,我林小羽銘記於心。但如今不能僅憑武力,還需智謀。我想,我們或許可以與東吳達成更深層次的聯盟。”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主公此計甚妙。然東吳之人,心思縝密且多疑,如何讓他們堅信聯盟之利大於弊,是關鍵所在。”
林小羽思索片刻,道:“我們可先派人前往東吳,與孫權、周瑜等人詳談,表明我們共同對抗曹操的決心與誠意。同時,提出一些具體的合作方案,比如在軍事上相互支援,情報共享,在經濟上互通有無。荊州有豐富的糧草與物資,可與東吳進行貿易往來,增強雙方的實力。”
這時,一直未開口的龐統說道:“主公,東吳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有主張聯劉抗曹之人,亦有對我們心懷不滿,想獨佔荊州者。我們在聯盟之時,還需小心應對東吳內部的紛爭,以免被人利用。”
林小羽深以為然:“士元所言甚是。我們在東吳要有自己的眼線與內應,時刻掌握東吳的動態。另外,對於荊州本地的治理也不能放鬆。興修水利,鼓勵農耕,讓百姓安居樂業,才能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支撐戰爭。”
商議已定,林小羽決定派諸葛亮為使,前往東吳。諸葛亮欣然領命:“亮定當全力以赴,不負主公所託。”
在諸葛亮前往東吳期間,林小羽在荊州積極備戰。他親自訓練士兵,將現代的一些軍事訓練方法融入其中,如佇列訓練、體能訓練等,士兵們的戰鬥力逐漸提升。
同時,林小羽還關注民生。他下令減免百姓賦稅,組織人力開墾荒地,荊州的百姓對他越發擁護。
而在東吳,諸葛亮舌戰群儒,展現出非凡的智慧與口才。他向孫權等人詳細分析了曹操的野心與威脅,指出孫劉聯盟是當下唯一的出路。
周瑜卻提出疑慮:“諸葛先生,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劉備佔據荊州,我東吳如何能信得過你們,不會在背後捅刀子?”
諸葛亮微微一笑:“公瑾莫急。荊州雖在我主手中,但我們深知唇亡齒寒之理。若曹操得荊州,東吳亦難保全。我主願與東吳立下盟誓,共同對抗曹操,絕不背信棄義。且在聯盟期間,荊州可與東吳相互支援,共同抵禦外敵。”
孫權沉思良久,道:“先生之言,雖有道理。但聯盟之事,關係重大,容我等再商議商議。”
諸葛亮在東吳耐心等待,他一面與魯肅等主張聯盟之人密切交流,一面暗中觀察東吳內部的動靜。
數日後,孫權終於下定決心:“好,我東吳願與劉備軍聯盟,共同對抗曹操。但聯盟之事,需有詳細的章程與約定,以免日後生變。”
諸葛亮大喜:“吳王英明。亮這便回去,與我主商議聯盟章程細則,早日促成聯盟,共御強敵。”
諸葛亮返回荊州,將東吳的情況告知林小羽。林小羽鬆了一口氣:“如此甚好。有了東吳的聯盟,我們對抗曹操便多了幾分勝算。”
然而,就在此時,曹操得知孫劉有聯盟之意,大為惱怒。他決定先下手為強,派遣大軍,兵分三路,向荊州進發。一路由夏侯惇率領,從宛城直逼荊州;一路由曹仁率領,從襄陽南下;還有一路由張遼率領,沿長江水路而來。
林小羽得到訊息,立刻召集眾人商議對策。關羽主動請戰:“大哥,我願率一軍,迎戰夏侯惇,定叫他有來無回!”張飛也喊道:“俺去對付曹仁,不把他打得屁滾尿流,俺就不姓張!”
林小羽看著他們,心中雖有擔憂,但也知道此時不能退縮。“二位兄長勇氣可嘉,但此次曹軍來勢洶洶,不可輕敵。雲長兄可領一軍在博望坡設伏,先挫夏侯惇銳氣。翼德兄則率部在江陵城堅守,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