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相傳乃是財神爺的誕辰,更是迎接財神降臨的吉祥良辰。而在繁華的大上海,每逢舊曆新年之際,都有著一項獨特且充滿趣味的習俗——搶路頭。
當夜幕深沉,時針悄然指向正月初四的子夜時分,家家戶戶便開始忙碌起來。人們精心準備好豐盛的祭牲、美味可口的糕果以及散發著淡淡清香的香燭等供品。接著,伴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鳴鑼聲、激昂有力的擊鼓聲和嫋嫋升起的香菸,眾人懷著無比虔誠的心向財神爺頂禮膜拜,祈求新的一年財運亨通、財源廣進。
之所以要提前到初四就迎接財神,是因為大家都想爭先一步獲得財神的眷顧與庇佑,從而在商業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更多的利潤。因此,這種搶先迎接財神的行為便被形象地稱作“搶路頭”,又名“接財神”。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間來到了正月初六,這一天又被喚作“馬日”。按照我國古代民間流傳已久的傳統歲時風俗,在這一天需要舉行一場特別的儀式來“送窮”。
在北京地區,每到此時,家中的婦女們會將過節期間積攢下的垃圾統統清理出門,就連門上懸掛的那些色彩鮮豔的掛箋也可以一同摘下並扔掉。據說這樣做能夠送走貧窮和晦氣,迎來富裕和好運。
值得一提的是,在初六這一天,最受人們歡迎的當屬那些剛好年滿
12
週歲的小男孩。畢竟數字
12
恰好是
6
的兩倍,寓意著六六大順,象徵著諸事順遂、平安如意。與此同時,初六還是許多店鋪重新開張營業的大好日子。
昔日,無論是老闆還是店員們都會在這一天格外興奮。他們會用力地搖動手中的算盤珠子,發出噼裡啪啦清脆悅耳的聲響;同時還會拿起秤桿,不斷地敲擊著秤盤,使得整個店裡迴盪著此起彼伏的嘈雜聲音。如此這般,不僅營造出熱鬧喜慶的氛圍,更蘊含著“響響噹噹,大吉大利”的美好祈願。此外,店門口的門板上也會張貼上紅彤彤的“開市大吉”字樣,以昭示新的一年生意興隆、紅紅火火。,萬事亨通”的大紅對聯;營業前還要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大年初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為“人日”,這一天可是意義非凡呢,因為它代表著人類的生日呀!據古老的《佔書》所記載,從新年伊始,上蒼創造世間萬物有著特定的順序哦,那便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正因如此,初七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人日”啦。
在這特別的日子裡,各地都有著獨特的慶祝方式和美食傳統喲。比如說,在繁華熱鬧的香港,市民們對及第粥情有獨鍾。這裡所說的“及第”呀,蘊含著人們深深的期望,盼望著在科舉考試中能夠高中狀元,從此飛黃騰達、光宗耀祖呢。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則流行食用一種名為“七寶羹”的佳餚。這種羹湯乃是用七種新鮮蔬菜精心烹製而成的,不僅味道鮮美可口,更重要的是,人們相信透過品嚐它,可以帶來吉祥如意的好兆頭,驅除邪惡之氣,讓身心得到安寧和滋養,從而更好地調養休息。
再往南邊走一走,我們還能發現一些有趣的習俗呢。在南方某些地區,每逢“人日節”,就會盛行“撈魚生”的活動。每當這個時候,眾多親朋好友常常會歡聚一堂,緊緊圍繞著一張大大的桌子坐下。然後,大家會齊心協力地將鮮嫩的魚肉、豐富多彩的配料以及香氣撲鼻的醬料統統倒入一個巨大的盤子當中。緊接著,所有人都會興致勃勃地站起身來,手中緊握著長長的筷子,開始盡情地攪動盤中的魚料。與此同時,嘴裡還會不停地高聲呼喊著:“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呀,這撈魚生還頗有講究呢,必須得越撈越高才行哦,因為這樣象徵著生活和事業都能夠蒸蒸日上、步步登高吶!整個場面充滿了歡聲笑語,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讓人感受到無盡的歡樂和溫馨。
傳說正月初八乃是穀子的誕辰。在這一日,如果天氣晴朗無雲,陽光明媚,那麼就預示著這一整年都會風調雨順,稻穀大獲豐收;然而若是當天烏雲密佈,天色陰沉,那就意味著這一年可能會遭遇饑荒,收成欠佳。
與此同時,正月初八還是眾多星辰下凡來到人間的日子。在這個特別的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閃爍著璀璨光芒,星斗悉數顯現出來,彷彿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於是,人們便製作出小巧玲瓏的油燈,點燃後用以祭祀這些星辰,這種習俗被稱作順星,也有人稱之為“祭星”或者“接星”。
家中的長輩們還會趁著這個機會,向年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