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者,生於西洋歷一二八零年,元並南宋之次載。其父乃南宋士人,因惡元之政,以為無德臨天下,遂棄功名,舉家隱於北方一村。德降,父名之張德,期其具盛德。
德自幼從父學,志不在仕進。八歲冬,於樹洞見一重傷小狐,德憐而攜歸。父以《禮記》教之“仁愛萬物”,德遂養狐至春乃放。
德十二歲,父忤縣尹,遭其害,德亦被誣殺親,囚於獄,未幾定斬刑。及刑日,忽天昏風狂,有女音呼:“小恩公,吾來救汝!”德昏,醒則在山洞,一女童為其療傷,此女即蘇霽,本山間野狐,通智入修行,昔渡劫瀕死,得德救。既化人形,欲報恩,值德難,乃施妖法救之。
德知身世,憤世之暗,父善而見害。蘇霽慰之,言縣尹受國運庇,難復仇。德憶父言,掘宅基得鐵箱,有丹、半卷功法、古書及紙,示其為張儀後人,傳承雖殘,遇厄可承。德服丹入仙途,時元廷推修煉法觸怒修士,反元潮湧。
西洋歷一三四零年,魔門舉“推翻暴元”幟,攻元廷附從修士。一三五一年,正道亦反元,策紅巾軍起義。德於其間憑功法奇遇,修至渡劫境,與蘇霽情生,結為夫婦於金陵。後說魔門與正道成“反元同盟”,興“元末修士大起義”。
德聞元順帝欲親征,偕蘇霽刺之,乃元相詐謀,敗逃高麗,為李成桂救,因任客卿。德悟而閉關,成“仙境”強者,返中原時元已覆,遂佐李成桂立朝鮮王朝。
李成桂老而迷長生,圖蘇霽妖丹。德怒,欲攜蘇霽歸狐族。李成桂設詐,德與蘇霽陷危,遂自爆肉身,魂附妖丹,困於李成桂軀,受朝鮮國運咒。德控李成桂建陵,待有緣解咒,李成桂卒,德控屍入陵待之。
————天機閣 箸
————————————————————————(後面可跳過)
翻譯:
張德蘇霽傳
張德,出生於西洋歷1280年,也就是元朝吞併南宋後的第二年。他的父親曾是南宋的讀書人,因為厭惡元朝的統治,覺得元朝沒有仁德來治理天下,於是放棄了考取功名之路,帶著全家隱居在北方的一個村子裡。張德出生後,他父親給他取名叫張德,期望他能擁有美好的品德。
張德從小跟著父親學習,心裡並不想著透過科舉進入仕途。八歲那年冬天,他在一個樹洞裡發現了一隻受了重傷的小狐狸,心生憐憫,就把它帶回了家。父親用《禮記》教導他要“仁愛萬物”,張德便收養這隻小狐狸,一直到春天來臨才把它放走。
張德十二歲那年,他的父親得罪了縣裡的長官,被那長官害死了,張德也被誣陷殺害雙親,被關進了監獄,沒過多久就被判定了斬首的刑罰。到了行刑那天,忽然天色昏暗,狂風大作,有個女子的聲音喊道:“小恩公,我來救你了!”張德昏了過去,等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一個山洞裡,有個小女孩正在幫他擦拭身上的傷口,這個女孩就是蘇霽。蘇霽原本是山間的野狐狸,開啟靈智後踏上了修行之路,之前渡劫的時候差點死去,多虧張德救了她。這次她成功化為人形後,本想報答張德一家,正好趕上張德遭遇大難,於是施展妖法把他救了下來。
張德知道了這些情況後,對這世道的黑暗憤恨不已,自己的父母做了一輩子善事卻被人害死了。蘇霽安慰他,說那縣裡的長官受到元朝國運的庇護,很難找他報仇。張德想起父親曾經說過的話,就去挖自家房子的地基,結果挖到了一個鐵箱子,裡面有一枚丹藥、半卷功法、幾本古書以及一張紙,紙上的內容顯示他們張家是戰國時期張儀的後代,雖然家族傳承下來的修行之法已經殘缺不全了,但後代要是遇到危難,可以憑藉這些繼續傳承。張德服用了丹藥,就此踏入了修仙之路。當時元朝朝廷強行推廣他們的修煉方法,得罪了天下眾多修士,反抗元朝的浪潮此起彼伏。
西洋歷1340年,魔門首先打出了“推翻暴元”的旗號,大肆劫殺那些投靠元朝朝廷的修士。西洋歷1351年,正道各門也宣佈反對元朝,並策劃扶持了紅巾軍起義。在這期間,張德憑藉著手裡的半卷功法以及各種機緣奇遇,修煉到了渡劫境,他和蘇霽在相處過程中產生了感情,最終在金陵城結為夫妻。後來,張德說服魔門和正道各門組成了“反元同盟”,發起了“元末修士大起義”。
張德得到訊息說元順帝打算親自出徵,便和蘇霽一起帶著一隊人馬去刺殺元順帝,沒想到這是元朝丞相設下的騙局,他們行刺失敗,被元朝的高手追殺,抵擋不住後一路向北逃竄,最後逃到了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境內。後來,重傷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