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能夠一蹴而就,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欲速則不達。這麼說確實有為某些人洗地的嫌疑,但文建凡說的是事實啊,這部小說,要是放到香江,肯定還是能夠出版的,多修改幾遍,再多加些鏡頭和描寫,應該還是篇不錯的小說。
李老爺子只是有些看不慣這種思路,他說道:“你就不能換個題材寫?寫了又發表不了有個屁用啊!”
這次輪到李老師不同意了,站起來反駁道:“小文這麼年輕,就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你應該鼓勵他,打擊他做什麼呢?難道他寫的不好嗎?我站在老師的角度評判的話,他只是一個開頭就勝過了很多歌功頌德的文章。”
這個問題不能吵,也吵不得,“停,我在寫一本就是了,這本您就別看了,看了惹您生氣就沒意思了,我到時候寫了新稿子再給您看好不好?”
李老爺子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不容詆譭。
“那你準備寫什麼?”
“寫個另類的《西遊記》吧,我挺喜歡西遊記的,老爺子喜不喜歡?”
“齊天大聖嘛,誰不喜歡!”
“那您說說真假孫悟空之後八戒為什麼再也沒叫過悟空為猴哥呢?”
“啊!這,這就是吳承恩懶得這麼寫唄。”
“那您想不想聽聽我的理解?”
“你說說看,我不信你能說出花來。”
“在佛主滅了妖猴之後,唐三藏也再也沒有念過緊箍咒了,您還覺得這個事情它正常嗎?我的理解是這樣的,真的孫悟空已經被佛主消滅了,替代孫悟空的反而是那隻妖猴,這種事情,哪怕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父母總是能夠分辨出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對吧?因為不管在怎麼像,他總就不是同一個人,所以在猴子迴歸之後,唐僧默默地念了遍緊箍咒,結果猴子完全沒有反應,八戒怎是兩兄弟朝夕相處,察覺到了不對,所以再也沒叫過猴哥。您覺得有沒有道理?”
這個思路是李老爺子從來沒想過的問題,他思索了半晌還是準備回去翻書,打算重新看一遍。
“其實這本書您從後面往前面看更有意思,如來派唐僧一行東去傳教,路遇各種有後臺的妖怪,隨意作惡不受懲罰,八戒沙僧失望之下分別躲進高老莊和流沙河,只有悟空堅持正義,一路斬妖除魔。天庭對悟空忍無可忍,就和如來達成了辦掉孫悟空,由他們保證唐三藏平安到達長安的協議。悟空戰敗被壓在五指山下,唐三藏拋棄徒弟孤身到達長安,傳教完成被封為御弟,盡享榮華富貴後壽終正寢。五百年後,悟空從五指山下逃出,大鬧天庭,天庭被逼無奈,許諾豬八戒化為人身並封為天蓬元帥、沙和尚封為捲簾大將去對付孫悟空。悟空心灰意冷,去尋找菩提祖師解惑,隨後他封印修為回到花果山,陪猴子猴孫過完了平凡的一生,最終在花果山的山頂化作了一塊石頭。”
這下別說是李老爺子,就連李老師都驚呆了,《西遊記》還能這麼解讀的麼?
仔細想一想,不僅僅說的很有道理,還八人間的各種真實全都對映到了書本里,這還是小孩子該想的事情麼?
“呵呵,其實還有更有意思的解讀,這麼多年了,就連七仙女都知道下凡了,您想想,這些神和佛會不會也有自己追求的東西呢?比如愛情、比如自由,如果您是神通廣大的孫猴子,您願意被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控制嗎?您確定不會殺了唐僧?要是我的話,我肯定會殺了他的,一個小屁孩,成天在我孫爺爺面前吆五喝六的,還不識好歹,念緊箍咒咒我,他不是找死麼?當然您要是殺了唐僧肯定會要遭受到懲罰,比如再次被如來佛祖關押五百年,但是人越被關著,脾氣越暴躁啊,那就會陷入死迴圈的,所以懲罰也會變成讓孫猴子忘記前世的種種,只有這樣,才能讓他護送唐僧,對吧?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啊!猴子就是猴子,他永遠也不能成為人,你們說說,如果這裡面一發輝,是不是又是另一本小說了?”
這種解讀也沒毛病,至少李老爺子和李老師挑不出半點毛病來,兩人都驚訝於文建凡的腦洞,這孩子怎麼總想寫奇奇怪怪的問題呢?
李老師覺得文建凡已經不是同學了,他可以直接去大學當文學教授了,而且他絕對有資格站在講臺上給大學生上課。
一個老師會崇拜自己的學生嗎?這個答案真不好說,估計等李老師看完了小說,就會成為文建凡的迷妹了。
李老爺子現在也在發呆,他想不明白這世間的事情不該是非黑即白的麼?為什麼在這小子的口中這個世界和自己認知的世界不一樣了呢?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