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建廠(1 / 2)

當天回了供銷社,王保紅就把自己關在辦公室琢磨起了辦廠的事情。

她深知,僅靠零散的手工製作難以形成規模,要想真正將民族手工藝品傳承下去、為鄉親們拓寬增收路,辦廠是必由之路。

況且幾十年以後,黔省的這些少數民族手藝市面上根本就看不到,也不知是不是在這個年代丟失了。

既然她現在在這個位置,有這個能力,就絕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手藝消失在歷史長河裡。

王保紅鋪開一張舊報紙,權當臨時的圖紙,在上面勾勾畫畫,試圖勾勒出工廠的雛形。

首先是場地,村裡那幾間閒置的倉庫收拾出來,勉強能當作工坊,空間雖有些侷促,但初期應該夠用,後續再想辦法擴建。

接著是人員,村裡的老手藝人們自然是核心骨幹,他們經驗豐富,手藝精湛,不過得召集一批年輕力壯、心靈手巧的年輕人當學徒,跟著老師傅們好好學,把技藝傳承下去。

...

...

其實最困難的並不是上面的那些,而是同意建廠的批條。

在那個特殊年代,各項審批流程繁瑣又嚴苛,建廠這類涉及物資、人力調配的大事,若無上級點頭,寸步難行。

王保紅為此四處奔走,一次次前往公社、縣商業局,找領導陳述辦廠的必要性。

可每次得到的回應大多是模稜兩可,要麼說要研究研究,要麼稱需向上彙報,層層審批。

她心裡清楚,大家都有顧慮,一來擔心政策風向突變,二來物資緊張,怕分散資源。

有一回,王保紅在縣商業局苦等數小時,終於見到主管領導。

她急切地遞上早已準備好的詳細建廠計劃書,裡面涵蓋市場前景預估、手藝傳承意義、資金與人員籌備情況。

領導匆匆翻閱後,眉頭緊皺:“小同志是供銷社採購科的科長對吧,你這心意是好,可當下形勢你也清楚,建廠動靜太大,萬一出問題,誰擔得起責任?”

王保紅眼眶微紅,卻仍堅定回應:“領導,我明白難處,但咱這是為了保住民族手藝,給鄉親們謀條活路。”

“您看,現在村裡好多年輕人都沒事幹,就指望著村裡那一畝三分地。”

“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也快失傳了,要是能建廠,不僅能解決就業,還能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傳下去。”

領導悠悠地嘆了口氣道:“有沒有可能上面的意思想要這些東西消失……”話語間滿是無奈與滄桑,他抬眼望著窗外,似是不忍直視王保紅急切又堅定的目光。

王保紅心頭一震,可轉瞬眼神愈發堅毅,她向前一步,語氣鏗鏘:“其他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大家都吃不上飯,現在有這個機會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一定合規辦事,若出問題,我一人承擔!”

她的胸脯微微起伏,雙手不自覺地攥緊,“領導,您想想,這些手藝在咱這兒傳承了多少年,是鄉親們祖祖輩輩的心血。”

“要是就這麼沒了,多可惜啊!建廠不僅能把手藝留住,還能給大夥找條活路,讓大家吃飽飯。”

“咱們小心謹慎些,按規矩來,不會捅婁子的。”

老領導轉過身,目光在王保紅臉上停留許久,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保紅啊,你這股子勁頭讓人佩服,可現實沒那麼簡單。就算批條能拿到,後續的原料供應、產品銷售,哪一項不是難題?現在外面亂,變數太多。”

王保紅微微點頭,神色卻不見退縮:“這些我都考慮過,原料方面,咱儘量就地取材,發動鄉親們一起找,山裡有的是能利用的資源。”

“銷售上,前期我跑了些供銷社,有幾家願意代銷,等做出名氣,再慢慢拓寬渠道。只要廠子能建起來,辦法總比困難多。”

老領導輕拍額頭,似是在做一個艱難的決定,屋內一時靜謐得只聽見牆上掛鐘的滴答聲。

良久之後,他開口道:“罷了罷了,我再去上面幫你說說,盡力而為吧。”

“這事兒風險不小,你這幾天要是有空的話也得去和鄉親們把利弊講清楚,別到時候出了問題大家都懵。”

王保紅面露喜色,連聲道謝:“老領導,太感謝您了!您放心,我回去就召集大夥開會,把情況說明白。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絕不放棄。”

從老領導辦公室出來,王保紅深吸一口氣,望著有些陰霾的天空,心中五味雜陳。

她知道,領導這一句“盡力而為”雖不能確保萬無一失,但已是當下難得的轉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