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六年,正月十六,
英國公張懋,很給張山風面子,特地來到校場巡視。
這是出發前,五軍都督府的最後視察。
其實,也就意思意思而已,差不多等同於替朝廷給將士們送行。
一般這種小隊伍,最多出動一個小太監。
英國公親自來……
這是陛下催促,讓張山風趕緊滾蛋。
……
軍營,沙場
張懋虎背熊腰,一身盔甲,腰間繫著金腰帶。
那是成化九年,陛下西苑檢閱時,張懋三發射中,陛下賜予的。
是他一生最顯耀的高光時刻,所以在軍營常常系戴。
一路巡視下來,眼見軍中竟然沒有一人操練。
張懋臉冷了下來,冷哼一聲:“將士們都在幹什麼?
怎麼沒見有人練火銃,也沒人練騎射,甚至練刀槍的都沒有?”
他滿臉不悅:這小子太不上道了!
雖然是等同被髮配塞外,但好歹做做樣子,大家走個過場!
你丫的甩臉色,連敷衍都懶得敷衍,老夫回去怎麼交差?
難道要回復陛下:軍中無一人操練,極其懈怠?
張懋覺得張山風這麼作,有點對不起張老三了,已經準備教訓一下張山風,要教教他官場之道。
張山風連忙賠笑,然後躬身回應:“稟國公爺,末將在訓練他們挖坑!”
嘛尼?
張懋氣樂了,反而沒有當場發飆,質問起來:“挖坑?
神嘛意思啊?
面對韃靼鐵騎,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嗎?”
張山風也不理會張懋的嘲笑,而是拉著他到溝壑旁邊解釋:“國公爺且聽末將細說。
關外乃平原地帶,一馬平川,極其適合騎兵衝鋒。
我神機營皆是步兵,正面作戰,別說才一千將士,就是整個神機營一起上,也不夠一千騎兵屠殺的。”
這麼說有些誇張。
但是,塞外平原居多,地勢利於騎兵展開衝鋒,面對衝鋒的騎兵,步兵如果無法快速結陣,外加強弓硬弩,且軍紀嚴明,悍不畏死的話……
那麼,一旦陷入混亂,下場幾乎等於被屠殺!
顯然,張山風手下這幫人,完美符合上述被屠殺的條件!
所以,他雖然說的誇張,張懋卻也沒有反駁。
“說重點!”
張懋對這些豈能不知道,根本不想再聽一遍:“少跟老夫打哈哈!”
張山風趕緊陪笑:“與韃靼鐵騎作戰,我軍必須依仗城牆,或者兵力裝備優勢。
然而,一旦出了城池,沒了城牆優勢,我軍戰力大減。
僅僅依靠弓弩和結陣,還是不夠穩妥。
晚輩想到,短時間建起高聳的城牆不現實,為什麼不將平地往下挖呢?
我軍如果躲在土溝裡面。
如此,一條條的土溝,形同城牆!”
張山風又補充道:“國公爺,您試想,假如我軍在野外與韃靼鐵騎遭遇。
事先,就挖好這一條條的深溝壁壘,對方的騎兵難以在深溝中馳騁,與步兵無異。
屆時,有這深溝壁壘,憑藉火銃和硬弩的優勢……
如果兵力差不多,我軍何懼他韃靼鐵騎?”
說完張山風躬著身子,跟在張懋後面,完全沒了跟劉昭拍桌子的神氣。
現在,他是正兒八經的狗腿子模樣。
談不上點頭哈腰,那是影視劇醜話效果。
真正的狗腿子,拍馬屁你都聽不出來!
狗腿子是會做事,會送禮,還會咬人的!
張懋咧嘴一笑,這不是get到了戰壕的精髓,而是諷刺!
“軍中有偏廂車,平時是用來運送軍糧軍械的,戰時以車頭對外,架設長矛,就是抵擋韃靼鐵騎的城牆!”
張懋說的,也是明軍,或者說古往今來,大部分時候,步兵突然遇到騎兵的做法。
偏廂車,可不是影視劇幾塊木板組成的牛車,而是精心打造的軍中兩用車,運載和作戰兩不誤,打起來是前排扛住騎兵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線!
偏廂車與長矛兵配合,以及盾兵和槍兵相互策應,能有效抵擋騎兵衝陣,掩護弓弩手。
所以,步兵對結陣非常看重!
但是!
這裡面有兩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