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明進退陰鬼早綢繆(2)(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當然,不知情不意味著就可以過關了。

司氏宗祠記憶體有神道祭儀痕跡之事,若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交代,即便陳仲不尋他們的麻煩,被魏國朝廷知道了,也絕不會輕輕放過。

須知以前漢、後漢開國之時的強盛,敕封之時也會對那些神只大加限制,凡是能夠令神只自行提升實力的權柄,均被控制,唯一的例外便是那前漢高祖親自敕封的第一尊神只,且在後漢定鼎之際又立殊勳的紀信。

紀信曾為高祖立下殊勳而亡,高祖敕封祂,本就是一種對紀信功勞的封賞,這是祂與眾神不同的。

由此,便可知朝廷對神道的忌憚。

哪怕神道法門殘缺得厲害,遠遠不及仙道,但其中玄妙仍舊足以令朝廷慎重對待。

故而,自前漢至今,歷代朝廷無不對山野毛神,不受朝廷掌制之神只大加打壓。

司氏若是在宗祠中,以神道祭儀祭祀的不是朝廷所敕封之神,毫無疑問就觸犯了大忌。

哪怕只是為了洗脫嫌疑,司進等人也不得不全力配合陳仲,將事情搞清楚。

從看守宗祠的族人、部曲開始入手,一條條出入記錄,修葺過程所涉及人、物等等。

在陳仲看守下,司氏自查的進度倒是不慢。

但除去司進等人緊張的神情。

其他司氏族人有條不紊的表現,則讓陳仲暗自感到驚心。

司氏早有準備啊!

而且還是其中一部分人瞞著類似司進三個這樣的,看起來像族門核心,實質上已被分別對待的子弟,暗中進行的。

這種做法,與當年琅琊諸葛氏將自家子弟一分為三,分別投入曹魏、季漢與孫吳的做法,可謂異曲同工。

世家大族使自家子弟各奔前程,以確保整個族門不會被某次“豪賭”徹底擊垮,而在此中,使子弟們分道揚鑣的技巧則是極為高明的。

既不是透過強令,也不是故意製造矛盾,造成族門內部產生真正的裂痕,而就是透過對部分人掩蓋部分資訊的方式,引導年輕的,還較為稚嫩的子弟在衝動中,各自自覺自願地做出不同的選擇。

現在的司氏,恐怕就是如此。

而世家大族做出這樣的謀劃之時,便意味著他們看到了某種危機,處理得好就是機遇,處理不好就是危難。

司氏看到,併為之謀劃,甚至涉及到了神道法門的危機,會是什麼?

陳仲眸光低垂,他現在已經有七分相信,那“東方冥帝”或許就是司仲達了。

河內郡這邊的司氏宗祠中,相關蹤跡雖已遺留不多,但總是留下了一些線索,陳仲與司進三人,就是在等待那線索目前所指向的關鍵一人到來。

“九伯、十二叔、十五叔,子思到了。”

不多時,堂下有司氏子弟回報。

得了允准。

頭系布巾,一身青灰布袍,面容白淨,氣質端正的青年,步入堂中。

“拜見九伯、父親、十五叔。”

來者正是從焦縣趕來的司緒,他父親司通便在堂上。

見過了自家長輩,又轉來向陳仲行禮。

“司緒拜見陳公。”

陳仲見這青年衣著樸素,在司氏眾人中也算是特立獨行,便問他道:“你識得我?”

司緒點頭回應:“二伯臨終尚念渭水遺恨,司氏子弟焉敢不日夜掛望陳公相貌。”

此言一出。

司進、司通、司敏三人盡皆驚起,紛紛低斥不得胡言亂語。

好傢伙。

就算你真的把陳仲畫像掛起來,每天都看上幾眼,也不能就這麼說出來啊!

這是什麼意思,記仇啊,還是威脅啊?

人家現在就坐在你家裡呢!

你就算人多,可是河內郡這裡留守族門的,至多也不過是關內侯爵位的司進,而且隨時可能會被朝廷褫奪了爵位。

關內侯,人家陳仲在平輿郡又不是沒打過!

司氏當下倚為支柱的司帥、司旦,眼下都自身難保了。

還敢這麼作死?

然而司緒被斥責之下,卻只是向三名長輩告罪一聲,便又繼續對並無什麼怒意的陳仲道:“晚輩一向心直口快,陳公若是見怪,由我一人承擔便是,我絕不怨憤。此來途中,晚輩聽聞陳公在我宗祠察有神道祭儀殘跡,線索追至我焦縣莊園,此事卻非我焦縣之責,當年二伯為先帝器重,本已為我焦縣百姓請得了恩旨,可擇地遷出,再不受薄土之困,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