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贈法言老修試楊豐(4)(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北海郡南門外,前後十餘輛大車,一字排開。

當中有一輛車格外不同,樣式看起來好似近古時流行的戰車,只是車體要寬大得多,足可以容納十餘人同坐。

而且,車子上一張盡由白羽攢成的傘蓋,可謂華美異常,隨著車子前進,傘蓋上羽毛微微張揚,猶如隨時可以馮虛御風,飛入青冥一般。

這是白檀謝氏著名的“素羽安車”,據說是謝氏三祖在近古時,為蓬萊的麗國立下大功,得到的賞賜。

此車若有古時的真正大修士駕馭,便真正可以飛上天際。

當下的修士修為不足,只能將其當做更加華貴的普通馬車使用。

即便如此,謝氏仍舊十分寶貴此車,等閒不會以之示人。

董志張見到素羽安車,頗為激動,他此前也從未有幸近距離接觸這件寶物。

這次謝弼為蓬萊君桓志籌謀新政,看來是受到了謝氏的全力支援。

董志張激動之餘,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家大兄,要他前往參加論道法會時說的那些話。

法會上說的東西,很可能事關董氏未來。

若以謝氏的重視程度來看,大兄所言,也並非無的放矢。

不過……

這些事情,實在不是董志張喜歡琢磨的,能意識到,也懶得牽扯太多精力。

故而轉念間,董志張就又去關注徐幹的身體狀況了。

此次前往新昌,謝弼極力邀請徐幹一同前往,甚至連徐幹大病初癒,尚且十分虛弱的現狀都不顧及。

其用心,徐幹自己十分清楚。

但這次論道法會,不單單對董志張、陳仲有著吸引力,可以說,對於當今天下所有修士、所有不安於各家法門都殘缺不全的現狀的修士,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故而,一旦受邀,徐幹不顧自己的身體,也是要答應的。

當然,至於謝弼所希望的,在論道法會上,以徐幹《中論》的一些觀點,來為他自己的“新政”張目的企圖,徐幹要不要配合,則是另一件事了。

由一個十分俊秀,劍眉鳳眼、瓊鼻丹唇、膚若乳脂的小童攙扶著,緩緩步出城門的徐幹,並沒有在意謝氏那聲勢浩大的車隊,而是第一時間,張望起了遠近的野地。

他要看,如今有沒有百姓採集石蒙根。

之前,有學宮學子告訴他,陳仲找到了一種對北海時疫具備神奇療效的藥物,而且那藥物在北海郡遍地都是,人人都能採到,都能用得起的時候,徐幹激動不已。

等到學子們再告訴他,陳仲有關於“人必自救,而後得天助之”的觀點,他就更為激賞了!

現在,他就是想要看看,在北海,到底有多少人是肯於自救的。

結果沒有讓他失望。

野地裡,穿著葛、披著麻的百姓,大多在頂著蓬蒿,彎腰採集著什麼。

只有寥寥幾人,躲在遠處觀望著謝氏盛大的車隊。

“陳公恩德,乾等無以為報,今後但有所命,必無二話!”

徐幹眼含淚光,再次向一邊的陳仲抱拳承諾。

陳仲面不改色:“君子言而必信,偉長要不違諾,首先便需得確保自己不會死在老夫前面方可。”

徐幹知道,這是陳仲又在催他修行。

當下苦笑一聲:“陳公,不是晚生不願修行,只是晚生答應過德益公,若是修行,定要擇喬氏之道而從之。”

喬秩非常看重徐幹,幾次欲將喬氏法門傳授給他,但徐幹體弱多病,始終沒能入門。

喬秩在老死之時,特意囑咐徐幹,世間求道法門雖眾,卻多是歧途,今後若有機會修行,萬萬不可隨意選擇法門,必定要以喬氏正途入道。

徐幹雖然不甚明白喬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執念,畢竟當世法門,七成皆在儒家,喬氏也一樣自稱儒家子弟,怎麼就只有喬氏是正途,其他都是歧途呢?

但想不明白歸想不明白,徐幹對喬秩絕對尊敬,但有所命,無所不從。

陳仲也聽徐幹如此解釋過,心中自有猜測。

正如當世陰陽家喜歡託名道家。

以儒家在當世的興盛程度,有別家道統託名存身,也不是什麼怪事。

喬家多半便是如此。

只不過,陳仲未曾與喬氏之人直接相遇過,也難以判斷其底細。

陳仲見徐幹固執,也不一味強求,反正時日還長,不怕徐幹這樣的修行種子不肯入道!

那邊,董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