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側,最上首是留給謝弼的座席。
其下依次是孔劭、丁夏、桓忎、王承先,以及兩個裝束、外貌怪異,不類蓬萊道洲人士的陌生面孔,這兩人一名舍磨騰,一名舍納蘭。
孔劭、丁夏、王承先不必贅言,他們和謝弼的祖先雖然也都名列太玄十五子,但在當下,他們則是幫助蓬萊君桓志推行新政,主張“形名說”的急先鋒。
桓忎,高祖雖是有著“一玄”之稱的桓榮,但卻一直是由桓伯溫傳下的桓志一支的支持者。
如今桓志一支為蓬萊王室,桓忎則仍舊保留士族門閥立場,留守新昌郡這桓氏老巢。
這幾人的副席,多有空餘。
比如王承先,名聲雖大,修為雖高,卻是年齡太小,願意矮身在側計程車人並不多,故而三張副席皆空。
再有就是那裝束怪異的舍磨騰、舍納蘭二人了。
他們各自披著一件由諸多布條縫合在一起的樸素長袍,頭頂光光,自入座後便閉目低誦著什麼。
他們在蓬萊道洲這裡顯然沒什麼故舊,身後副席空著,卻也無人去問。
而除此之外,誰若是去坐了北側的副席,那麼毫無疑問,就也是宣佈了自家的支援傾向。
幾百年來,蓬萊道洲以《白虎通》別傳自居,以《太玄》為榮。
短短時間,要人們徹底拋棄這些,顯然不是一件能夠贏得廣泛讚譽的事情。
陳仲、徐幹、謝鯤、董志張登上檀德臺,所見的,便是這樣一幅局面。
“子鳴,這裡!”
北側,孔劭看到董志張,當即向他招手。
董志張雖然代表董氏而來,但他畢竟修為尚有欠缺,未曾突破感應,卻是沒有資格獨踞一位主座。
故而,孔劭那裡專門為董志張留了一張副席,他二人一向要好,卻也不奇。
董志張聽聞招呼,又見到了好友,情緒好轉,笑著回應一聲,不過陳仲三人的座席尚未確定,他便沒有立刻離開。
這時,謝弼也終於上來了,只剩下那磨蹭在最後的郭況、劉英二人還在山道中。
“我等還是來晚了啊!”
謝弼一上來,立刻抱歉一聲,遙遙對著桓志拱手施禮。
桓志倒是笑著揮揮手不計較,示意入座。
謝弼當下便微笑對先一步上來的四人道:“子鳴座席,自在孔休遠處。幼魚、偉長,則可隨我一道入座。”
說到這兒,他好似剛剛想起什麼一樣。
“唉呀!陳公尚無座席,但法會座席早已擬定,並無多餘,這可如何是好!若不然,只得委屈陳公,就在此間旁聽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