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願清淨舍氏神通(1)(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大檀樹下。

侍立在桓志側後的郭況不著痕跡地將疑惑目光收回。

之前,桓志左肩分明比右肩高了片刻。

那是桓志情緒緊張時,不自覺便會展露的體態。

此事,唯有郭況自己知道。

因為桓志的這種體態變化並不明顯,世家子弟,都是從小練習風度,對於自身情緒的掩飾,幾乎成為本能。

微小的不自覺反應,除去常伴左右的大修士,誰能察覺?

郭況垂著眼簾,狀似恭謹。

心中卻在疑惑,桓志剛剛在緊張什麼?

又是因為什麼而心情舒緩了呢?

王承先取勝?

王承先落敗?

這豈不是反了?

郭況思索片刻,心中已有猜測。

桓志手中,有著連自己也不知道的力量。

與此同時,檀德臺上,心有疑惑的絕不止是寥寥幾人。

就連叔孫無忌,也露出幾分不解,期待陳仲對董志張問題的回答。

至於座席中、圍站士人之中的竊竊私語,更是不可勝數。

“陰陽家傳承!”

陳仲良久之後,方才說出這五個字,說完後,又肯定地點了點頭。

雖然,任文公的氣息,從始至終都與儒家的浩然之氣極度相似。

但陳仲可以肯定,任文公剪紙為鶴、為人的手段,一定出自陰陽家。

任文公本人,並沒有來到檀德臺上!

而在場的所有大修士,一開始,都被此人騙過了。

至於任文公最後顯露手段,勝過王承先的法術,就連陳仲也沒能看出根底。

此人,深不可測!

“陰陽?”

叔孫無忌思索片刻,也露出恍然。

他做為大修士,一絲端倪都看不出那是不至於的,只不過沒有能像陳仲那麼肯定而已。

得了陳仲的說法,再引證自己看出的東西。

果然是陰陽家手段。

但是!

王承先出自太平道宗。

這是當世最為顯耀的陰陽家傳承所在了。

任文公和王承先鬥法,豈不是成了陰陽家內鬥?

就算王承先融合陰陽、道、儒,或許在某些陰陽家修士看來有些離經叛道,可也沒有必要用這麼激烈的手段羞辱王承先吧?

畫烏龜還不算。

硬是從王承先身上取走一頭烏龜!

按理來說,任文公從王承先身上取走的東西,只會是“氣息”一類,或許很重要,也或許只是展露手段,做為警告。

但無論如何,任文公能將其化作“龜形”,就必定能變化成其它形狀。

這麼做,可是結仇了。

董志張也嘖嘖稱奇:“原本只聽說過任文公之名,不想這一位竟如此了得。只可惜王承先被取了什麼東西去,萬一今後有妨礙,可就難了!”

這時徐幹卻皺眉搖頭:“不止是取。”

董志張不解何意。

徐幹邊思索,邊緩緩道:“日月舒光、坎離交媾、夬陰而退、陽生乾儔。那位任文公辭中俱是成雙成匹,這些東西單獨摘出來皆有含意,但放在一起,除去暗解今日情景,另作它解便顯牽強。”

所以,有取走,便有給與!

不止董志張。

叔孫無忌,乃至於相鄰座席,能夠聽到徐幹所言的高獲、楊鳳兩位大修士,全都悚然一驚,同時看向徐幹!

大家都只驚歎於任文公的法術精妙,手段莫測。

卻忽視了任文公的歌辭。

但那歌辭若是毫無意義,任文公何必留下?

有取有與。

龜骨與遨遊?!

這一刻,幾位大修士都不由自主,從心底對徐幹生出刮目相看之情。

這一位,真不愧是北海名士。

雖然未曾修行,但目光之敏銳,心思之純正,都使得旁人無法欺瞞。

這時,董志張忍不住問陳仲:“子正公,偉長所言可對?”

陳仲點頭。

他沒能完全看透任文公的手段,但能確定的是,將來會對王承先造成阻礙的,一定是任文公留下的東西,而可以將阻礙洞穿,甚至由此幫助王承先更進一步的,則是任文公取走的東西。

鶴形凌雲兮,龜骨與遨遊。

任文公,這是在強收門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