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中五頭鱗蟲若不降服,便乾脆將它們盡數煉死!
如此多的事情,都需陳仲一一用功。
眼下,時日不足才是陳仲最強的對手。
卻說與孔衍議定之後,仙門郡這裡由孔蘩露牽頭處置,蘇元明則由孔衍支使著從旁督促。
陳仲只管自去用功。
轉眼間兩日過去。
蘇元明在陳仲督促下做過早課,便說起仙門郡三姓士族中,那些做了鄭又玄爪牙之人的下場。
“東城外,老社柏的石臺都洗不淨了!孔先生說要用那些人的屍首引誘妖物,屆時除了妖,大家就能放心出城,耕田、打獵,日子很快就會好起來!”
蘇元明說到痛快地方,掄著鑌鐵棍,就好似面前便有大妖給他打殺一樣,嘿、哈兩下,砸得過癮。
“順帶著,那些人也算是將功贖罪,給他們社祭一場,成全禮義。”
有孔衍這位修為、境界盡皆不俗的大修士在,仙門城外的妖物勢必會被迅速清掃一空。
此類繁瑣,再不需要陳仲憂心勞力。
但妖物掃清之後,孔衍想必就又有更多政令要展布,諸如鼓勵城中百姓外出耕作,不願意的只怕也不行。
再若人口仍顯不足,他便必定要強逼三姓士族將部曲、奴僕放為平民。
甚至強行為適齡而未婚的男女進行官媒婚配。
這些事,孔衍定然做得出。
陳仲固然不認同儒家這等有為之舉,卻也必須承認,人口繁盛、炊煙如林的仙門郡,才是記憶中的仙門郡,才是陳仲更為思念,也更為習慣的那個仙門郡。
也不知,陳家是否還有族人尚存,若有,又在何處?
陳仲心下正自慨嘆。
卻見茅廬對面,朝廟中仙門郡侯匆匆走出,而遠處,孔衍則緊皺著眉頭,帶著孔蘩露等一眾府衙吏員,自東面急急走來。
陳仲心下一驚。
仙門郡侯已經來到陳仲身前,行禮道:“陳公,小神接得急報,帶方郡許季山卒於昨夜,許氏前往平原郡強拿許靖返回帶方,已被楊鳳阻止,然許氏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