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五蛟聞道求真法(4)(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你莫要以為我們只能等死!若拼命時,將這杖子毀去也非難事!”

虛無、空寂之中。

赤鱗的率封格狂躁起來。

他們五蛟王與陳仲談判,然而陳仲對他們提出的要求根本不加理睬,就好似真的完全拿定了他們一樣。

但威脅也同樣無用。

陳仲一言不發。

率封格恨不得衝上去噬咬對面的人族小兒。

此人裝腔拿勢的功夫,比先前幾任樂玄筇杖之主還要老辣。

可恨他們在此並不能真正享有自由。

軀體上無鱗,且相對嬌小,曾為單闕宮之王的率錦,攔住率封格,繼續好言說服。

“陳仲,我鱗蟲一族也是前古至聖所傳,與你們人族說一句同門並無不可,你何苦定要趕盡殺絕?”

有傳說當世天地乃前古至聖所開闢,世間一切實質上都是至聖所傳。

但這傳說沒有任何證據,也沒有上古時記載天地初開景象的文字留下。

中古、近古以後,人們對上古的記憶都越發稀少,似窮奇、檮杌那般的上古大神,如今非是潛心學問之輩,都十有八九不知其名號,如此就更別說天地開闢之初的前古舊事了。

更何況。

人族與蛟、鯢之間,無論前古、上古是什麼交情,當下都是仇深似海。

率錦也知道不可能憑藉這些,就讓陳仲答應什麼。

畢竟,他們希望得到的,是陳仲的修行法門!

先前陳仲引張機入定靜,陳仲自身便是先入深靜的,這些日子以來,陳仲勤煉樂玄筇杖,兩者之間便也產生了一些玄妙聯絡。

陳仲入深靜,樂玄筇杖便會隨之有所感應,杖中五位蛟王本來以為是陳仲又要煉殺他們,卻不想,這一次他們目睹的,是陳仲指引張機得見諸氣的一幕。

上古後,道法斷絕,人族有中古二先師,近古諸多賢者,重新梳理道法源流。

鱗蟲一族同樣有著自己的賢者在做類似的事情。

但不幸的是,鱗蟲一族固然天生壽元長久,幼年的孵化、成長期卻也過於長久,蛟、鯢、蜚三大族支,各需經歷百餘年到數十年不等的幼年期,直至後輩進入少年期,才會如人族一般開啟智識,能夠接受長輩的更多教導。

如此一來,同樣一千年,人族已是傳輩近五十代,鱗蟲一族才普遍傳輩十代左右。

族眾數量有限,天賦卓絕之輩便同樣少缺。

更兼鱗蟲一族與人族先天條件不同,修行礙難也差別極大,想要直接借用人族修行之法,是極難做到的,這一點甚至不如妖類。

妖類與人族同為陸上生靈,先天稟賦更為接近,再加上他們血脈中深藏的零散傳承,反而更容易吸收人族道法進展帶來的好處。

蛟族入道伊始,首先要解決的便是身軀的問題。

他們身軀龐大,但在海中,深海和淺海對他們身軀所造成的負擔變化極大,更不要說離開海面之後了。

若是他們也如人族修士一般,入道後便偏向尋求性靈,即便他們成就了感應,也無法離開日常的活動範圍,否則龐大的身軀無法適應環境的改變,死亡就是瞬間的事情,有些法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但法術總不能一直維持。

再不然,就要放棄龐大的身軀,與人族體型類似,甚至更小一些,成就了感應之後,哪怕身軀不夠堅固,變換環境時,感應境界的性靈也足以及時調整身軀加以適應。

但蛟族天生龐大的身軀,是他們在感應之前難得的護身利器。

當年入侵蓬萊,人族中一些較少修煉法術的大修士,就是被修為低下的蛟族憑著身軀優勢擊敗、殺死。

要他們自行放棄,又如何可能?

陳仲的修行法門,可於定靜中觀辨諸氣,一下子就讓五位蛟王意識到,這正是最適合蛟族的修行法門。

因為這法門在入道伊始,就可以透過對自身諸氣的感悟、調整,來完成對自己身軀的改變。

初入修行的蛟族貿然做這樣的事情,難免誤入歧途。

但他們這些依靠歲月成就了感應的蛟王,可以做啊!

他們居高臨下,而且即便一時有誤,也有機會進行彌補。

若是得了這一法門,他們就可以為後輩慢慢嘗試、開闢出一條全新的修行之路。

正因此事,從揚子之時,便被鎮壓在樂玄筇杖中,又歷經桓榮、襄公矩兩代持有者,甚至不久前還被陳仲煉殺氣息,真正面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