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誤入幽冥魏主崩(2)(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五丈高的隧道,並不能代表這座陵寢的真正宏偉。

鄭又玄一步一步,拾階而下,從隧道處來至這座陵寢的底部,足足踏過了九百九十九級石階!

從這裡,仰望恍如銀河流淌的穹頂,其高,已不可測!

以凡俗之力,絕無挖出如此深坑的可能性。

更何況,這座墓,還是修建在仙門山中,穿過長長的隧道,此處穹頂之上,說不定已經是某座山峰!

這根本就不是兩漢以後,凡俗間修建陵墓,從地面向下掘出墓坑,最後再回填,堆壘出墳丘的建築方式。

眼下這座陵墓,山峰就是它的墳丘。

如此氣魄,如此宏偉之工,也只有那些曾經掌握偉力的真正大修士,才能做到。

一左一右。

兩座闕。

四方形,基底較寬大,越向高處越收窄,到了上部大約三分之一處,便又因為建有望樓、飛簷而重新擴充套件、寬大。

望樓之上,還有重新縮窄加蓋的一層廡樓,最後是四四方方延伸而外,將整個建築都蓋住的廡頂。

它們就這樣高高聳立在鄭又玄的面前。

闕是中古時用來豢養玄鳥的建築。

玄鳥作為上古妖族大能留下的後裔,因為不曾像丘塗狸族一般,能夠穩定地開啟智識,又擁有著非同凡俗的強大力量,很快就淪為了中古大修士們的坐騎、寵物。

高高聳立的闕,既能豢養玄鳥,又能及早對外來的入侵行為發出警訊,於是很快就流行開來,成了中古各國爭相修築的“城防工事”。

至兩漢間,玄鳥早已滅絕,闕的防禦能力也被更具實用性的“馬面”臺和角樓所取代。

鄭又玄所見過的闕,都是和他師尊,任文公所建宮室外樹立的闕一樣,小巧而精緻,僅僅起到裝飾與象徵作用,如《白虎通》所說——闕者所以飾門,別尊卑也。

匆匆掃視兩眼。

鄭又玄又擔心地回頭張望一下,藉助此間穹頂上銀河般蜿蜒流淌的“光帶”,灑下的淡淡光輝,此間一切都清晰起來,唯有來時的隧道,依舊幽暗不明。

眼看蘇元明仍舊沒有從幽暗中顯露身形。

鄭又玄不願耽擱時間,抬腳繼續向前。

兩座闕之間夾著的宮門是敞開的,好似一點點防備也沒有。

鄭又玄倒也不是全無戒心,中古大修士的墳墓,光是眼前看到的景象,就已經那般震撼人心,要說墓中一點點防備“後來者”的手段都沒有,鄭又玄也不信。

不過,在出了隧道,走下九百九十九級石階前。

鄭又玄居高臨下,清楚地看到,下方宮室足足有七道城牆,至於還有沒有第八道乃至更多道,則因為太過昏暗,目力所不及,而無法分辨。

這麼多道城牆,最外層的一道,想必不至於太過重要。

鄭又玄這麼想著,已是穿出了長長的城門洞,前方不遠處就是又一重高牆,左右掃視,只見右邊一間不起眼的小屋子,門窗大開。

走過去向屋內張望一眼,空空如也。

鄭又玄當即沒有了興趣,繞過屋子,走在兩重高牆之間,忽覺一股微風吹過……

就在鄭又玄走入城門的同時,九環狸和蘇元明的身影,便從他剛剛停留過的位置,緩緩浮現出來。

九環狸的障眼法時效又過了。

“那個敕神會不會發現我們?”

蘇元明有點擔心谷三公,他實在是沒搞懂,鄭又玄從哪裡找了這麼多敕神合作。

九環狸頗為不屑,“吱”了一聲之後,就繼續不斷向四周張望了。

他還想從城外想想辦法,看有沒有什麼離開的通道。

雖說這大機率不會有就是了。

特別是在出了隧道,看見了穹頂那銀河般壯麗的景色之後。

蘇元明是無知者無畏。

九環狸卻是從尾巴尖到頭頂,毛全都豎了起來,後怕!

虧得在發現了堵出口的巨石,出自古貘機關術後,沒有貪圖僥倖,讓蘇元明嘗試從其它地方掏土打洞。

真要那麼幹,這些積存在穹頂上,防備“後來者”從陵墓周圍打洞入侵的“天河”,就會把挖洞的傢伙,連人帶洞,一起變成一座新的山峰。

這仙門山十四座主峰之間,還有不下二三十座綿延山脊中偶爾突出的小山頭,那些無名山頭中,會不會有幾座的成因與天地自然無關,可不是蘇元明、九環狸這種“小年輕”能夠知道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