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失笑道:“吾兒近日課業進步甚佳,想來讀書極為用功,朕甚喜之,公嗣和永兒當效仿而行之,切勿荒廢了學業,辱沒天家名聲。”
劉禪與劉永連忙恭聲應是,此時皇后吳莧嘴角揚起一抹滿意的弧度。
“不過”劉備話鋒一轉,目光柔和的看向劉理:“讀書可不能一味只讀死書,既要落到實處,又要學會明辨是非,切勿被讒言所矇蔽。”
“兒臣多謝父皇提醒。”劉理紅著臉說道。
劉備看向劉禪,笑著道:“公嗣,你來說說,誰會是這朝堂中的妖孽?”
劉禪神情微怔,當即苦澀一笑,轉來轉去,皮球又踢到了他這裡。
“父皇,我蜀川民風淳樸,朝政清明,治下臣民萬眾歸心,此乃盛世之前兆,父皇必定是繼往開來的聖明之君,何來妖孽一說?”劉禪大聲說道。
劉備嘴角猛然一抽,心道這小子胡說八道的本事練得越來越爐火純青了。
屁大點建議沒有,馬屁拍得可謂清新脫俗。
吳莧擰著眉頭,嘴角勾起一抹不知是嘲諷還是淡漠的微笑。
“你小子,嘴上沒個把門。”劉備氣笑。
見劉備並沒有生氣,吳莧心中黯然輕嘆,看來劉備對劉禪的喜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幾人垂頭小心翼翼的吃著案几上的菜品,劉備見時機差不多了,目光定定地道:“朕東征已成定局,蜀川必須有皇子監國,朝中人心才能安定,所以公嗣…”
劉備盯著劉禪的眼睛,神情凝重道:“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朕要你留在成都監國,孔明先生從旁輔佐,你覺得如何?”
監國?
吳莧神情略顯驚愕,很快便恢復如常。
“其實……其實兒臣更願意隨軍出征。”劉禪硬著頭皮道。
劉備狠狠瞪了他一眼,沉聲道:“不行,蜀川是朕的根基,不容有失,你隨孔明留下監國,記住,不管前線打成什麼樣,這後方你必須給我穩住。”
見劉備態度堅決,劉禪只好應諾。
劉備讓劉禪留下監國,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對於劉備來說,東征的勝敗,最大的鍋都由他來背,可監國太子的人選,必須要跟自己的利益慼慼相關,因為它關係到自己的腦袋是否安穩。
劉禪若是隨軍出征,蜀川的後方可是要出亂子的,誰能保證皇后和眼前的這倆皇子不作妖?
劉備放下竹筷,抬頭看向明亮的夜空,不禁悠然長嘆:“時光荏苒啊”
隨後他轉過身,目光投到吳懿和吳班身上:“子遠,元雄,你們是朕的心腹,此次東征,朕欲讓子遠任領軍之位,算是歷練”
“至於元雄”劉備複雜地看了吳懿一眼,沉吟道:“朕任你為關中都督,替朕鎮守關中!”
說完,兩人面帶喜色,連忙站起行禮:“謝陛下!”
旋即兩人垂首交換了眼神,朝劉禪投以感激的目光。
眼前的稚子並沒有說謊,當真為他們求得了官位和榮譽,看來吳家未來的興衰,寄繫於這小子身上。
:()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