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看著眼前偌大的沙盤,魏延瞬時驚呆了。
劉禪會心一笑,解釋道:“此乃沙盤,它比大漢輿圖更加清晰方便。”
魏延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許久後,不由得嘆道:“簡直是鬼斧神工啊!裡面的山川河流,城池佈防竟然做的如此逼真,有此沙盤,何愁大業不成,蜀國不興?”
按捺住心頭的激動,魏延接著問道:“不知這沙盤出自何人之手?”
劉禪笑而不語,身旁的張嶷回道:“將軍,沙盤是殿下親自繪製,再派軍中斥候查探好地形後,模擬山川河流所創,用於軍事最為方便。”
“好,好啊!”
魏延的神情愈發激動,眸子緊盯著沙盤,半晌後,他指向漢中通往長安的東側小道,沉聲道:“殿下你看,穿越秦嶺往西南而去,乃秦嶺六道,分別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穀道、武關道,而這其中最為險峻的要塞,當屬子午谷中的子午道…”
“如今曹魏傾洛陽、長安之兵,以向上庸郡,殿下親率蜀中精銳,自陽平關而出步步緊逼長安,吾身為漢中太守,自當挑選千餘精銳,沿小路繞道子午谷,奇襲長安,兩路並進,如此大事可成!”
瞧得魏延興奮的神色,劉禪不由得潑了盆冷水,緩緩道:“秦嶺六道,子午為王。子午谷以險絕著稱,懸崖陡壁不知幾何,危險重重,魏叔率兵以身犯險,是否不妥?”
魏延一聽急了,以為劉禪要否決他的提議,連忙抱拳道:“末將願立軍令狀,若拿不下長安,文長提頭來見!”
劉禪擺了擺手,凝重道:“軍令狀就不必了,既然魏叔想採用奇襲之策,公嗣自當配合。只是從古至今,從未有軍隊走子午谷成功過,因此還望魏叔萬分小心,一旦有變,不必強攻,只求保全自身即可。”
聞言,魏延萬分動容,旋即單膝跪拜道:“末將定不負所托!”
劉禪連忙將他扶起:“魏叔不必如此,一切以將士們的安危為重,蜀國可以沒有長安,但不能沒有魏叔。”
“末將慚愧!”魏延凜聲道。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劉禪與魏延的首次相見,可謂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早在一年前,魏延就想到了子午谷奇謀,暗中也不知推演了多少次,對於他來說,這是一次名揚天下的機會,一旦成功,蜀國便可佔據長安,劍指西涼,俯瞰洛陽,版圖將進一步擴大。
而他魏延的地位,將不輸於五虎上將。
只是這其中的兇險,與所得的名聲和利益成正比。
活了兩輩子的劉禪,自然知道魏延將子午谷奇謀作為晉升的墊腳石,歷史上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否決後,魏延是極度不甘的。
這一世,劉禪不想再讓魏延留有遺憾,成也好敗也好,就算是為了成就這位名將的一樁心事。
相談許久後,劉禪笑著道:“魏叔,時辰不早了,公嗣還要繼續行軍趕路,漢中城就不進了,待來日擊破曹賊,攻佔長安後,再來漢中與魏叔一醉方休!”
“好!今日得見殿下,文長甚幸,來日時機一到,末將必親率精銳,助殿下攻下長安!”魏延抱拳道。
“哈哈,如此甚妙!”
陽平關位於漢中北方百里的位置,是漢中北方的門戶,也是極其重要的關隘。
它是人為築成的“咽喉關隘”,自古便有“失陽平關,則漢中不保”的說法,由此可見其獨特的地理優勢。
大軍繼續往北行進,越到邊關,越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殺伐之氣,那隱藏在空氣中的殺意,彷彿被無形的大手死死攥緊心臟,令人無比煩悶。
沒見識過真正戰場的人,僅僅是站在戰場的邊緣,都感到了十分不適,難以想象那些在戰場上衝殺的戰士,內心多麼的強大。
大軍行進四五天,距離陽平關僅有一步之遙。
夜間安營紮寨後,劉禪突然想到了什麼,他向督糧副官要來糧草輜重的賬簿,開始一筆一筆的仔細檢視。
馬上就要打仗了,軍隊的糧草非常重要,稍有差池,整支部隊就會遭遇滅頂之災,而督糧官李豐,劉禪又信不過,只好親自前來查驗。
從第一頁一直翻到最後一頁,劉禪沉思半晌,隨後敲了敲賬簿,將張嶷叫進大帳。
“殿下。”
劉禪抬頭看著張嶷,認真道:“派人告訴李豐和常達,明日日落前,後續糧草必須抵達陽平關,若有差池,讓他們提頭來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