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備戰2(1 / 2)

小說:地星危機 作者:紅勝

小團駕駛的任務戰艦,在脫離港口的瞬間就具備與希望號相同的速度,再加上反重力推進系統的工作,很快,艦船便飛出了極高的速度。

隨口制止了同伴對指揮部作戰任務的臆測,小團再次說道:

“按照當前的飛行速度。我們將在28小時以後抵達目標區域。”

“根據指揮部的要求,我們需要將15枚裝置安裝在目標區域,固定在質量達到標準的小行星表面。”

“按照指揮部提供的資料,做減速飛行的希望號將在4天后抵達柯伊伯帶。”

“也就是說,我們在抵達目標區域後,只有72小時的時間用來安裝15枚裝置。平均每一枚裝置的安裝時間只有4.8小時。”

“這還包括戰艦停靠及起飛以及搜尋的所有時間,因此,留給我們只用來安裝裝置的時間並沒有多少。”

小團說到這裡,另外兩位同伴的神色逐漸凝重起來。

這種隨艦船艙外作業的任務,其實在曾經訓練的過程中做過很多次。作戰人員對此早就習以為常,並不覺得有什麼困難的。

但實際上正兒八經執行任務,這確實是第1次,本就有點小緊張,再加上小團這一計算,才發現任務並非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時間緊迫,容錯率很低。

“趁這段飛行時間先好好休息一下,恢復體力再將具體的安裝過程熟悉幾遍。飛船的駕駛就不用你們倆操心了,等到達目的地附近的時候,我會通知你們。”

兩位戰友狠狠點頭···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其他幾艘任務飛船內。

與此同時,希望號宇宙飛船中全體團員被動員起來,投入緊鑼密佈的生產建設任務當中。

依照物理專家提供的設計圖紙,一個特殊的裝置在飛船的最外邊沿著環形重力艙外殼逐漸成型。

那是一條漆黑的中空管道,在他的末尾是沿著切線方向,向虛空中延伸的長達近百米的管道。

除了指揮室和負責設計的物理專家,沒有人知道這東西是幹什麼用的。

其形狀若將它單獨拆下來放在虛空中看,就好似一個缺了尾巴的音符。

人類集中力量幹一件事的時候,發揮出來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再加上智慧機器人和3d列印技術以及模組化生產技術的輔助。

奇蹟一般的建造速度便更上一層樓。

在小團他們到達預定區域時候,正逐步減速的希望號已經完成了,指揮部下達的建造命令。

那些簡單的彈頭製造任務也接近尾聲。

武器生產車間的工人們忍著心中的好奇,將之前生產好,拳頭大小的彈頭又集中裝在了一個更大的彈頭中。

那種感覺···有些像俄羅斯套娃。

工人們熟練操作,很快,那些巨大的彈頭便按照指揮部的要求全部組裝完成。

事實上,這樣的工作對他們來說太過簡單了些,簡單到工人們甚至懷疑這些彈頭很可能只是用來裝裝樣子唬人的,並不具備什麼殺傷能力。

這些巨大的彈頭在組裝完畢,第一時間便被運輸到剛剛建造完畢的,環繞整個希望號重力艙一圈的軌道一端。

彈頭放入,葛傑啟動按鈕,備用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海量電力。

管道瞬間充能,強磁場貫穿整個通道,彈頭在管道磁場加速下速度逐漸攀升。

最後,這些巨大的彈頭瞄準希望號飛船來時的方向,以每小時相對於希望號1,000萬公里的速度飛了出去。

就算其以地星作為靜止參考系,也具備800萬公里的時速。

放在冰冷而又寂靜的宇宙中,這些彈頭的速度雖然極快,但並不惹人注意,在他們的表面塗抹了特殊的奈米層,能夠吸收電磁波甚至部分光源。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具備隱身的效果。

同時每一枚彈頭上還配備了離子發動機以及基於量子通訊的半智慧系統。

葛傑親自主持彈頭的發射,三個小時的時間,共計300枚巨大的彈頭投入虛空中。

按照物理學家們的設計和計算,這些彈頭將在兩天後與追擊而來的地星矽族飛船相遇。

至於追擊而來的矽族飛船會不會在遭遇這些彈頭之前,率先發現他們的存在,葛傑對此一點都不擔心。

因為發現與否,與自己的計劃而言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以光學探查手段,繼續監視矽族飛船的動向。確保其飛行的每分每秒都在我們的掌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