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心裡笑了笑,這是故意給劉德然新官上任送功勞呢。不管怎麼說,春耕搞的好,都是此時最大的功勞了。
劉備對劉德然還是愛的深沉啊。
或者說,劉備一向如此。這也是他作為大漢魅魔的最大原因。
“那這新衙門有哪些人?品級如何?”劉平問了一句。
都說到了這一步,劉平該給劉備遞話了。不然劉備沒法絲滑的將劉德然提上來。
“還是德安懂我啊。”
劉備心裡給劉平點了個贊,然後說道:“新部門與六部規格一樣吧,至於部門名稱還有主要的人員,你們有什麼想法?”
“名字暫且不說,既然級別跟六部一樣,那主官就是從二品了。”劉平開口說道:“符合條件的就那麼幾個,要麼六部尚書裡選。要麼就從各部侍郎,以及都督府的幾位指揮同知裡選。”
荀封聽到劉平這麼明顯的暗示,也知道該推誰了,而且看樣子劉平也支援那人上位。
“畢竟是軍事,臣以為從幾位指揮同知裡選比較合適。”
“德然吧。”關羽直接說道:“德然功績,能力,資歷都足夠。”
劉備點頭道:“那就德然,還需要給他至少兩個侍郎官。”
“德安,從你班房裡借兩個人用?”
劉備笑著對劉平說道。
劉平聽了以後點點頭道:“不知道大王想用誰?不知道誰能得大王青睞。”
“武都人董川,長安人王優。”
劉備顯然早有考量,立刻吐出來兩個名字。
董川自是不必多說,這幾年下來已經歷練出來,內政長才,但說內政能力,不比荀彧差多少。
到了明年,董川也快三十了,更進一步,獨當一面肯定是沒問題的。
至於王優,這個人不算突出。他是成都第一次科舉考出來的。但當時只是舉人,並沒有進丞相班房,而是被送到了兵部當差。
興平四年,才被調到丞相班房,專門負責都督府、六部和丞相班房的協調工作。
能力出眾,但是這個人有個特點,那就是文章寫的太一般了。跟他比,劉平都算是文采斐然。
而且王優今年快五十歲了,平日裡就是在班房裡做事兒,劉平跟他也沒什麼私交。
不像跟諸葛亮,司馬懿等五人那樣熟絡。
很明顯這兩個人應該都是荀彧推薦給劉備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劉備這個想法跟荀彧和李儒提前透過氣,在人選上,荀彧推薦了這兩個人。
相較於劉平,荀彧對他們更熟悉。
董川長於組織管理且精通農事,王優強在指揮排程且善於交際。
兩個人的優勢正好可以很好的完成新衙門的工作。
而且就算萬一需要他們上戰場也沒事兒。
董川剛毅有膽色且果決,王優謹慎而多疑善謀略。
配上徐榮和善於聽取別人意見的劉德然,真打起來,戰鬥力絕對有保障。
“王優自然是沒問題,董川的話……”劉平有些猶豫,現在的五人小團隊其實都是劉平給諸葛亮準備的。
拿走哪一個他都心疼。
“董川還是比較時候德然的。”劉備補了一句。
劉平聽了笑了笑道:“屬下知道了。”
“那就這麼定了。”劉備拍板。
“那丞相班房居中協調,都督府為主,兵部和吏部配合。”
劉平接了一句。
“準!”
從漢王宮出來,劉平知道接下來又得忙一段時間了。好在這事兒具體奔走協調的人是司馬懿。
天越來越冷了,也不知道末年有沒有小冰河期,但是從感覺上,這幾年的溫度一直在下降,降水量也在逐年減少。
這讓劉平有些不好的預感,總感覺再這樣下去,恐怕就要有旱情了。
但天災這事兒,人力難為,只能早做準備。
搓了搓手,劉平朝著自己班房的位置去。
半道上卻遇到了劉琦。
劉琦最近在成都過得很快樂,事情好做且有成就感,董川又不藏私把他當弟子一樣教他做事兒。
最關鍵的是沒有了蔡氏百般刁難,整個人都舒坦了許多。
唯一遺憾的就是,那個一路跟自己來的護衛,最終還是被劉德然給忽悠走了,據說在城外陪劉德然訓練新兵呢。
當然這也沒什麼,在這裡劉琦久違的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