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治軍徒有其表,毫無章法(1 / 2)

繁衍人口這事,還得咱們大漢人來,待大漢人口販子馮熙發力,將大量漢人遷徙過去,再大力發展農耕,不出二十年,新附州郡,人口會大量增加。

程昱還重點提到,幽州東部六郡、西州的軍事防務,都是將軍府在駐兵守衛,當地財政不在將軍府手中,所提供的財貨難以支撐大軍。

這兩地入不敷出,將軍府貼了不少錢貨,實屬雞肋,不行咱就撤軍離開吧。

劉華擺擺手,說道:“仲得啊,不要計較,都是我大漢疆土,我們將軍府尚有餘力,咱吃點虧沒啥。

只要是咱漢家的事,即便是讓小主我,只幹活不給錢,也要兢兢業業。”

幾句話下來,讓程昱感慨萬千,根本不知道劉華是個玩陰謀的。

還以為自己小主是個大漢忠良,大善人一個,是自己應該追隨一生的明主。

再看看司馬懿的表現,衛將軍府司馬官職,與程昱的長史不同,長史側重於政務和民生,少量掌控軍事。

而司馬一職,是專門掌管將軍府軍務的,包括制定軍規律令,調動兵馬,任命各級將領,調配糧草物資,置辦軍需等。

司馬的官職跟長史同級,兩者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衛將軍府幕僚,只在將軍府內部牛掰,不被其他諸侯和大漢官方備案或認可。

說白了,二人就是大漢官僚體系的臨時工,不是編內人員,髒活累活都是他們幹,有事他們扛雷。

劉華看得明白,原來在兩千年前,老祖宗們就這麼幹了,還代代相傳,直到後世,就換了換名字而已,本質上沒有改變。

眾人也在觀察司馬懿,此人有鷹視狼顧之像,從一開始就跟劉華裝病耍心眼,一看就不是好人。

又被劉華欺負慘了,連司馬懿自己都沒信心,更別說外人了。

但司馬懿此時還年輕,是忠心大漢的熱血好青年,也還沒有那麼深的城府,他變成大壞蛋那是幾十年以後的事了。

現在只是感覺自己命途多舛,碰上了個無恥小主而已。

劉華十五歲立遺囑的事,最終沒有登報,但也傳得人人皆知,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

甚至遠在幽州的劉虞也聽聞了此事,還專門寫信,罵孩子來著。

不管怎麼說吧,司馬懿很是低落,感覺自己已經成了大漢的笑話,那份遺囑雖然無賴,但也天下皆知,撕不撕毀都有效。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小賊手段高明,死死卡住了自己的命脈,斷絕了自己一切忤逆的念想。

如今自己沒有退路,與劉華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劉華若不幸離世,自己迫於輿論和遺囑的壓力,也不好獨活,還是盼著小賊長命百歲,壽比烏龜王八長吧。

又看到,和自己同來的程昱那麼拼命幹活,也不好被他比下去,還是有些好勝心和上進心的好。

為了挽回名聲,自己也不能混吃等死當鹹魚了,要搏一搏,做出些成績來給大家看,我司馬仲達也是個有本事的。

司馬懿的父親、爺爺、老爺爺都是軍武出身,司馬家可以說是個軍武世家。

家裡兵書頗多,因此,司馬懿從小耳聞目染,對軍武之事頗為了解。

先是瞭解了一下漢華軍的現狀,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司馬懿也是被震驚了。

劉華還問呢,:“仲達,我漢華軍厲害吧。”

司馬懿回道:“徒有其表而已,治軍毫無章法,太亂了。”

這次輪到劉華不高興了,治軍,好吧,這玩意好像根本沒人治理過啊,各軍都是自己頑強的活著。

劉華耐心聽講,認真觀察,堅信司馬懿是個有才的。

讓司馬懿震驚的,有兩點:

一是漢華軍強大,擁有精銳騎兵近二十萬,還有十幾萬外族降兵,也都是騎馬的,稍加訓練和感化,就能提供強大的戰力;

將軍府主力作戰步卒,有東西南北中五大方營,每營兩萬人,共十萬之眾,全是帶甲的精銳之兵;

有特種營四個,每營五千人,人雖不多,但卻都是百裡挑一的好手,能攻堅,能打硬仗。

各州還有數不清的常備軍步卒,加起來也有十萬之數,雖然戰力一般,但也並不比其它諸侯的軍卒差。

這麼一算,小主劉華手下,有騎兵二十萬,步卒二十萬,共四十萬人馬,號稱大漢第一諸侯,毫不為過了。

如果小主願意,屁股往上挪一挪,也不是不可能,這麼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