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3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

李世民抬起頭淡淡地看了一眼,小太監見李世民眼神,頓時身子一顫,當下收下銀豆子道:‘謝過秦王殿下。‘

“這就是了,退下吧!‘

說完這小太監渾身是汗,當下退了出去心道。這秦王好大的威勢。

小太監走後,李世民將薛婕妤給他寫的書信開啟看了,但見上面寫著娟秀的小字。大意是,李建成。李元吉這一次率領北路唐軍在河陽一帶受挫,以致延誤戰機,令李淵已是十分震怒。

李淵數次在宮內看奏摺時。怒斥這兩個兒子不成器,大有臨陣換帥之念。

薛婕妤在信中道。此時乃是李世民重掌兵權的最好時機。

但薛婕妤反勸李世民這時候切不能太急於出頭,若是李淵有意。一定會主動找李世民,若是沒有開口就是心底對自己兒子還是心存疑慮。李世民這時候主動請帥,反而更添李淵疑心,倒不如以退為進。

李世民將薛婕妤的信看完,點了點頭,心道這女子真是蕙質蘭心。若非為了自己的大業,必將其納為自己的妾侍,真是可惜了。

李世民剛剛將信看完,外面就傳來敲門聲。李世民問:‘何事?‘

外面道:‘秦王殿下,陛下有請,請殿下移步御書房。‘

李世民將信紙收起道:‘知道了。‘

於是李世民撿了幾分奏摺,當下推開門,外面有李淵最信任的鄭公公候在那。李世民笑了笑道:‘有勞鄭公公,親自來請了。‘

鄭公公連忙道:‘秦王言重了,請吧!‘

李世民隨著鄭公公直入李淵的御書房,但見李淵雙手負後不見表情,而御書房的地上一地的碎瓷,幾名戶部兵部的官吏跪在房內都不敢抬頭,顯然這御書房中剛剛是經過一場疾風驟雨。

“秦王殿下到!‘

隨著殿外通稟,李世民舉步入內貴在地上道:‘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跪下磕頭後直起身子,但見這幾個兵部戶部的官吏,也才抬起頭,向李世民露出了求助的眼神。

“起來吧!”

李淵轉過身來對那幾名官吏道:“還不快給朕滾,侯在這裡,不要腦袋了嗎?”

這幾名官吏這才狼狽退下,李世民道:“父皇,下面的人辦事不用心,犯不著為他們動怒,傷了自己的身子。”

李淵嘆了口氣道:“朕,難道指望他人,這大唐朝裡,有幾人真正是替朝廷,替社稷自己的打算的。你看今年關中只是微旱,隴右關中二十幾個縣就和朕說春小麥可能歉收,因此可能今秋無可完成課稅,要朝廷延一延,緩一緩。”

“難道這些人都沒有替朕想過嗎?朝廷今年用兵,錢糧花得海了去了,他們不替朕分憂,倒是在這時候來扯朕後腿。”

李世民作為尚書令,關中隴右今年收成可能不好的事,他的知道的。按道理來說,今年的年景不算差,雖說比不上如去年那般的豐年,但是比上災年倒是好許多了。

只是今年李唐伐趙,二十幾萬大軍,戰事只是拖延三個月,李唐的國庫已是都快打空了。本想李淵想提前和地方官吏商量下,將十月的稅,提前到六月來繳,沒想到這話還沒有放下去,下面的官吏倒是來李淵那邊提前訴苦。

李世民當下道:“父皇,事到如今,兒臣認為倒是可以效仿漢朝時鬻爵之時,號召民間富商捐資,同時趙國不是在弄一個民債,向民間借利嗎?兒臣認為這倒是一個很好的法子,不妨拿關中御田,拿來作保,向民間借錢。”

李淵聽李世民這麼說道:“鬻爵之事敗壞吏制,朕不會為之,不過你說這民債,倒是一個好辦法,可以辦!”(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七章 嶺南之主

聽李世民說到這民債,李淵點了點頭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趙國的經驗,我們到可以用以借鑑。你讓戶部那些人擬一個方案來,不僅將長安的御田,就是我們鄠縣李家的田地也可以拿來質當。‘

李世民當下答允,他任尚書令這些事情,自是要由他來經手。

李淵說到這裡頓了頓問道:‘關於河陽的戰事,你怎麼看啊?‘

李世民心知李淵找自己來,必然會問到這個問題。李世民當下道:‘河間王的南路軍打得還是十分出色的,本來以為河間王的南路大軍,只需要牽制住洛陽趙軍,威脅武關一線即可。沒想到河間王不僅攻下的伊闕,還是破了武關,迂迴至虎牢關下,斷絕了趙軍的入。。。。‘

‘夠了,‘李淵打斷了李世民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