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道,‘朕問的是河陽,而不是武關。‘
李世民當下垂下頭,沒有說話。
李淵嘆了口氣,露出遺憾的神情道:‘我知道你為人厚道,不願意說太子和齊王的不是。但正因為如此,太子和齊王才令朕失望。太子用兵猶猶豫豫,遲疑不斷,朕現在後悔,若是令你為帥,可能現在洛陽早就攻下了。‘
李世民將頭垂得更低道:‘父皇過譽了,世民如何敢當。‘
李淵看著李世民,盯了許久這才道:“世民,說心底話,朕後悔當初聽信趙人的謠言,將你置於長安,你心底千萬不要怪朕。”
李世民聽了連忙跪下。沉聲道:“父皇,兒臣從沒有這麼想過。若兒臣有此念頭,死於天雷之下。”
李淵將李世民扶起。滿是慈愛地道:“好,好,不愧是我李家的麒麟兒,朕相信你的話,難道我們父子之間還要說這些賭咒的話嗎?這與鄉間愚夫愚婦有什麼區別。徒然讓人笑話。世民眼下朕若是讓你去河陽為帥,讓太子和齊王輔助你如何?”
李世民聽了心底當下一沉,這叫他如何肯。
李世民心底雖然是下了決定,但面上卻像是沉思過了一番道:“父皇,以兒臣之見。眼下李重九已是得了江淮,主力正趕往洛陽,形勢於我不利,而我軍遲遲不能攻下洛陽,已是師老疲憊,並且二十餘萬大軍在外,糧草消耗已是支撐不下,兒臣的建議眼下再戰與我不利,趁好就收才為上策。”
聽李世民這麼說。李淵神色微冷道:“世民,你也不看好這次攻打洛陽之戰?”
李世民道:“當年蜀國之勢不如魏國,諸葛亮擔心困於蜀中這才七伐祁山,而今我大唐之勢勝過大趙。何必急於一戰而成功呢?兒臣不願意去河陽,是因為不想打無把握之戰。”
李淵看向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