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部分(1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左右士卒一併答允,跟隨黃君漢向趙軍大營方向殺去。

黃君漢親自率領百名披著重甲的步卒,向前推進。前方金屬的撞擊聲不斷傳來,中間和著士卒的慘叫聲。脫離陣勢的黃君漢人馬,當下遭到了趙軍數倍人馬的圍攻。

僅僅突進五十步不到,百名精銳重甲就傷亡殆盡。而黃君漢早早脫開鎧甲,將鮮血塗抹臉上,佯裝作屍體倒在地上。

而李君羨部則是遭到了趙軍圍攻,堂堂唐軍大將李君羨率領上百名精銳士卒被圍在核心,外面是近千趙軍圍攻。激戰至天明,李君羨以下無一人生還,也無一人投降。

戰場上喊殺聲已是停止,趙軍開始打掃戰場,曹紋向渾身浴血的秦瓊道:“恭喜大將軍,這是一場大勝啊!”

秦瓊聽了仰頭哈哈大笑道:“是啊,這一戰打得真痛快,不要我老秦也不是不知道事理的,要不是你的兩頭扁頭畜生,我們也無法發現唐軍偷襲意圖。”

曹紋倒是道:“秦將軍哪裡話,擊殺唐軍大將李君羨之事,又怎麼是我能夠辦到的,這可是秦將軍的大功勞啊,這一戰足可封爵了,令我等仰慕。”

秦瓊聽了封爵的事,當下得意的摸起鬍子來,他生了兩個兒子,都還在襁褓中。眼下他自是一心一意地替兒子打算了。

官職是不能傳承的,但是爵位可以啊,將來憑藉著爵位,他老秦家在大趙中也算是勳臣之後。怎麼說也要撈個縣公噹噹,哼,應該是郡公,若是抓了黃君漢,這戰功更是十拿九穩了,可惜讓這賊子跑了。

想到這裡秦瓊不由感覺美中不足。

然後曹紋將這一戰捷報寫好,送至蒲津關前的李重九。

上面寫著中條之役殲滅唐軍兩千餘人,殺敵大將李君羨,經此一戰我軍糧道再也無憂了。

蒲津關燃燒著熊熊大火,正騎馬入城的李重九看著秦瓊的捷報,不由滿意地點頭。

襲擊糧道的唐軍被殲滅,加上蒲津關的攻破,令現在趙軍在河東戰局之順利都是大大超乎自己的想象。

現在蒲津已克,而薛萬均的五千人馬,在黃河上游龍門登陸後,正面阻黃河而守的李世民主力,也是不知去向。

現在前方的道路,已是掃清障礙,長安已在眼前了。

那麼渡過黃河之後,自己與李世民最後決戰,是否就要到來了。李重九望著黃河,沉思道。(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條方案

唐軍依為重鎮的蒲津關在趙軍的攻勢面前,並沒有堅持多久就宣告失陷。

儘管上萬唐軍守軍做了最堅決的抵抗,但是最後仍是抵達不住趙軍二十萬精兵的強攻,堅守五日後,蒲津關失陷。

唐軍大將程咬金,高甑生在失守前一夜,率領百名唐軍偷偷渡過黃河,逃回關中,留得了一命,但蒲津關的唐軍卻是都投降了趙軍。

儘管在這裡,耽擱了不少時間,但是此刻李重九卻心情很好。他在蒲津關前遠遠眺望著黃河西安,似乎隱約已見到長安城宏偉的城牆。

姬川手拿著地圖向李重九分析道:“陛下,自古以來蒲津關,有南北兩道。北道由長安北行,經中渭橋至涇陽縣迎冬驛,再行四十里至三原縣,再四十里至富平,又六十里至梁田陂,再三十里至奉先縣,再六十里至乾坑店,又四十里至同州治所馮翊縣,最後至蒲津。”

“而南道走灞橋驛,路途雖比北道遠,但是也要經過同洲馮翊縣,至蒲津。”

虞世南也道:“是啊,自古以來秦晉交鋒,攻打關中,多還是取蒲津關道這一條路。”

聽了姬川與虞世南的話,李重九點點頭,事實上由於潼關易守難攻,而且兵糧運輸不便,導致歷史上發生透過蒲津關道攻打關中的戰役要遠遠多過潼關和武關。

這裡才是長安最重要的關口,要不然當初徐晃怎麼會對曹操建言,馬超韓遂。只守潼關,而不守蒲津。而知其無謀呢。

甚至在後世時候金兵和蒙古兵進攻關中,也是多由龍門或蒲津越過黃河。沿蒲津關道進據關中。金國時完顏婁室,蒙古有木華黎,窩闊臺汗都由此渡過黃河,攻打關中,並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不過唐軍退走後,將蒲津道上浮橋燒燬,李重九可沒有歷史上名將,讓黃河一夜凍底,部隊插翅橫渡黃河的本事。就算有。這時候也是七月,黃河哪裡可能結凍。

所以要過蒲津渡只有搭設浮橋。

李重九看著滾滾黃河,當下問道:“何稠,浮橋搭建進行如何了?”

何稠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