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1 / 4)

小說:江山國色 作者:竹水冷

眾人聞言這才恍然大悟。(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章 總領四路

西京,太極宮。

十一月朔日早朝。

這一日乃是李淵定下的朝參日。

京城之內三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吏皆必須參加。

這天色昏暗未明,萬千宮殿融入了夜色之中,上百名官員,身著官袍,手捧板笏,從滴水簷下的長廊直入太極宮。

李淵身著龍袍在大殿之上,接受了百官的參拜之後,坐在龍椅之上,而大臣皆是就站於一旁。

殿頭官上前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只見納言劉文靜上前言道:“臣有本奏,御史聽聞陛下常與大臣,同食同坐,此有違常理,還請陛下慎之。”

劉文靜言罷,眾官員不免微微抬頭,一併看向了站在前列的尚書省右僕射裴寂。

裴寂素來得李淵看重,常被留下宮中,劉文靜之言,當然是意指裴寂。

眾臣都知道,晉陽起兵後,李世民,劉文靜,裴寂三人都乃是元謀功臣,無論犯何罪,都可恕二死。

但自李淵稱帝之後,劉文靜,裴寂二人之間當然是矛盾愈加激烈,二人爭執已到了表面化。

李淵笑了笑,不以為意言道:“劉愛卿,未免管得太寬了。”

劉文靜言道:“臣不這麼認為,天子臨億兆,率土莫非臣。若貴賤失位,何為陰陽君臣之道,如同太陽俯同萬物,讓群生何以仰照!”

李淵一愣,笑著言道:“太陽俯同萬物,讓群生何以仰照。此王導之言。劉愛卿要以古人之事來教諭朕麼?但當年漢光武與嚴子陵共寢,嚴子陵卻加足於帝腹。天子不忍斥之。裴愛卿,劉愛卿都是朕在晉陽的舊臣。朕從來不敢忘之,劉愛卿,就不要以此為嫌了。”

劉文靜聽李淵打定主意袒護裴寂,當下更怒裴寂,但面上卻不可駁了李淵這番話,只能退下。

這時裴寂言道:“臣也有本上奏!眼下新朝已立,正是謀新去故,如農望秋。舊朝以大興縣為京師,而長安縣為京兆郡之郡治。眼下陛下革舊鼎新。將京兆郡改為雍州,臣請再將大興縣改為萬年縣,而長安縣仍稱為長安,如此合稱之為萬年長安。”

“萬年長安,長安萬年,好!說得好!”李淵一拍桌案,龍顏大悅。

李淵撫須言道:“朕欲革除舊朝之弊,就從天子腳下而起,不僅僅是改朔。就如你所言,將大興縣更為萬年縣,這大興城亦恢復舊名長安,取長治久安之意。而長安縣與萬年縣以皇城朱雀街為界。街西五十四坊屬長安縣,街東五十四坊屬萬年縣。”

聽李淵如此說,裴寂與眾臣一併稱賀。

李淵哈哈大笑言道:“此乃是盛事。朕願與眾愛卿同賀。”

裴寂見李淵龍顏大悅,笑了笑看了劉文靜一眼。退下到班列之中。劉文靜暗暗咬牙,心底罵道。馬屁精。

“臣有本奏!”兵部侍郎趙慈景上前,見大殿內一團喜慶,不由搖了搖頭。

“念!”

“昨日兵部急報,上月晉陽城失陷於幽州李重九之後,李重九馬不停蹄,十五日破平遙,十九日破介休,太原道行軍副總管西河公張綸三戰皆敗,現不得已退保隰城了。”

“什麼張綸都敗了?”眾臣不免議論紛紛,張綸在晉陽起兵之後,為李唐連破離石、龍泉、文城三郡,開疆擴土,功勞僅次於李芷婉,殷開山,劉弘基等大將,現在在李重九之下也是連戰連敗。

眾臣聽後這話後,沒想到這只是一個開始,之後眾臣紛紛上本。

“御史臺有本奏,齊王李元吉上表彈劾,太原道行軍總管殷開山,不戰自逃,導致晉陽失守!”

“中書省接到太原道行軍總管殷開山上書自辯,言賊勢浩大,暫避可全軍力!殷開山另有本,參齊王幕下李思齊等人,貪功欲戰,慫恿之罪。”

“臣有本奏,兩個月恆山賊趙萬海聚眾數萬,與李賊呼應攻打井陘,平陽公主與其三萬子弟兵,腹背受敵,我們已有十日沒有其訊息了。”

“臣有本奏,上個月夏縣呂崇茂自稱魏王,佔據夏縣起事!”

“昨日絳州疾報,李重九大軍前鋒番騎,大洗汾州,現其斥候已進逼絳州,絳州總管襄武王李琛告急,言河東十五州數日之後,將不復為我所有。”

數人一併奏完,殿上一片冷清。

龍椅之上李淵辦起了臉,言道:“你們莫非是串通好了,今日一併來掃朕的興致,怎麼不說了,是不是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