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2 / 4)

小說:後漢書 作者:熱帶雨淋

餘里,'二六'遂破龍祠,焚罽幕,坑十角,梏閼氏,'二七'銘功封石,倡呼而還。'二八'單于震懾屏氣,蒙氈遁走於烏孫之地,而漠北空矣。'二九'若因其時埶,及其虛曠,還南虜於陰山,歸*(河)*西*'河'*於內地,'三0'上申光武權宜之略,下防戎羯亂華之變,'三一'使耿國之筭不謬於當世,'三二'袁安之議見從於后王,'三三'平易正直,若此其弘也。'三四'而竇憲矜三捷之暛,忽經世之規,狼戾不端,專行威惠。'三五'遂復更立北虜,反其故庭,'三六'並恩兩護,以私己福,□蔑天公,'三七'坐樹大鯁。永言前載,何恨憤之深乎!'三八'自後經綸失方,畔服不一,其為疢毒,胡可單言!'三九'降及後世,翫為常俗,終於吞噬神鄉,丘墟帝宅。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四0'

注'一'前書雲,高祖自將兵三十二萬擊韓王信,先至平城,冒頓縱兵三十萬騎圍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故歌曰:“平城之事其大苦,七日不得食,不能彎弓弩。”得陳平秘計,然後得免也。

注'二'前書贊曰:“斷獄四百,幾致刑措。”幾,近也。今言“政鄰刑措”,鄰亦近也。

注'三'如觽星之相連屬,言其多。

注'四'列置侯兵於近郊畿,天子在甘泉宮,而烽火時到甘泉宮也。

注'五'鳴鏑即匈奴之箭也。謂匈奴、白羊、樓煩王在河南,去京師一千餘里,古者王畿千里,言匈奴寇邊即出入畿內。世宗逐樓煩、白羊,始得河南之地以築朔方,今夏州是也。按夏州去京師一千二百里。

注'六'單,盡也。言盡用天下之財。

注'七'漢武好徵,戶口減半,即是死亡與殺匈奴相當也。

注'八'虜庭分爭謂五單于*'爭'*國,呼韓邪遂來臣服,因請款關,永為邊恚А�

前書雲日逐王薄胥堂為屠耆單于,呼揭王為呼揭單于,薁鞮王為車儣單于,烏籍都尉為烏籍單于,並呼韓邪凡五單于也。

注'九'匈奴既降,北庭不儆備,勞者並得休息也。

注'一0'案前書,宣帝甘露二年正月,呼韓邪朝甘泉宮,漢寵以殊禮,位在諸侯王上。贊謁*(者)*稱臣而不名。禮畢,使者導單于宿長平。上自甘泉宿池陽宮,詔單于毋謁。左右當戶及髃臣皆列觀,及諸蠻夷君長*'王'*侯數萬人,鹹迎於渭橋下,夾道陳。上登渭橋,鹹稱萬歲。

注'一一'匈奴既降,朔方、易水之地更無匈奴匹馬之蹤也。

注'一二'自宣帝甘露二年至平帝末年,北邊無匈奴之盜。王莽陵篡之後,狼心復生。前書贊曰:“三世稱*'藩'*,賓於漢庭。是時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後六十餘歲之閒,遭王莽篡位,始開邊隙。”

三世謂元帝、成帝各為一世,哀平二帝皆元帝之孫,共為一世,故三世也。王莽執政,始開邊隙也。

注'一三'更始無道,擾亂方內,諸夏如布帛之裂也。

注'一四'及光武中興,更通宣、元之舊好。

注'一五'報命相屬,言其往來不絕。金帛常載於道,言其賞遺常行。

注'一六'世祖二年,令中郎將韓統報命,賂遺金帛以通舊好。而單于驕踞,自比冒頓,對使者辭語悖慢也。

注'一七'遑,暇也。

注'一八'雖得驕踞悖慢之詞,而忍其羞愧,思其患難,但以善言報謝而已。徒,但也。

注'一九'移徙幽、並之人,增益邊屯之戍卒。

注'二0'爭言恚�唷⒒羧ゲ。�雷諡��狽バ倥��亂病�

注'二一'帝厭其用兵,欲修文政,未許猛夫扞將之事。

注'二二'比季父孝單于輿以比為右薁鞬日逐王,日逐即南匈奴單于比也。

注'二三'總賢髃臣之策,善均從觽,與之和同,而納其降款也。

注'二四'由南北二庭自相馳突,而漢之塞地晏然無事矣。

注'二五'軍走曰北也。

注'二六'北虜*(烏孫)*遂奔*'烏孫'*,漠北乃空,其地三千餘里也。

注'二七'械在手曰梏,音古督反。

注'二八'為刻石立銘於燕然山,猶前書霍去病登臨瀚海,封狼居胥山也。

注'二九'漠北既空,宜即遷南虜以居之。

注'三0'河西虜觽居之,於時遂為邊境,若還南虜於陰山,即為內地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