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青腫,蓋是四十杖跡。隱禪師者,本是客僧,配寺頓丘,年向六七十,自從出家,即頭陀乞食,常一食齋,未嘗暫輟,遠近大德,並皆敬慕。老母病死之夜,隱師夢有赤衣人來問,夢中答雲:“造經是實。”老母乃屈鄉閭眷屬及隱禪師行道,顧諸(原本空一格,據明抄本補“諸”

字。)經生,眾手寫經了,正當七日。還見往者二人來前,母曰:“使人已來,並皆好住。”聲絕即死。隱師見存,道俗欽敬。(出《冥祥記》)

唐朝冀州的封丘縣,有一個老母姓李,年紀七十,孤苦一人,只有兩個奴婢。家在鎮上賣酒,酒中摻假,付酒量又少,分毫都不相讓。在貞觀年中,因病而死。過了兩天,埋葬她的器具已準備好了,只因她的心口稍微溫熱,未曾入斂。等到她甦醒過來後說:當初有兩個人,都穿著紅衣服,在門前叫她出去,說有上符派遣追拿,就跟著他們去了。到了一座城,很象州城。引她到側院,看見一官人,穿著寬衣大袖,憑著几案而坐著,他手下人很多。階下有很多帶枷鎖的人,防守得很嚴。官府的人責問老母:“為什麼行騙賣酒,奪取別人許多的財物?打算寫法華經,已十年了,為什麼不寫。”老母就說:“酒讓奴婢作,量也是讓奴婢量。寫經的錢已付了一千給了隱師了。”就派人追拿奴婢,不一會奴婢帶到,就打四十杖放回。又派人問隱師。回答說:“都是實情。”於是對老母說:“放你七日先回去,經寫完了再來,因為你有善念,才能得活”。驗證一下老母剛死的時候,奴婢得了重病,很久才甦醒過來,腹部都青腫,大概是打了四十棒的痕跡。那個隱禪師,本來是客僧,住在頓丘寺,年紀近六七十歲,自從出家後,就定齋唸佛,行腳乞食,不曾停止,是遠近聞名的有功德的人,大家都很敬重他。老母病死的那個夜晚,隱師夢見有個穿紅衣的人來問,夢中他答道:“造經書是事實。”老母就召集鄉間親屬以及隱禪師行道,看著各經生寫經書。正好是七天,又看見來過的兩個人,老母便說:“使者來了,你等好好活著。”聲斷而死。隱師等還活著,道俗都很欽敬他。

徹 師

唐絳州南孤山隱泉寺沙門徹禪師,曾行,遇癩人在穴中。徹師引出山中,為鑿穴給食,唸誦法華經。素不識字,加又頑鄙,句句授之,終不辭倦。誦經向半,夢有教者,後稍聰悟,已得五六卷。瘡漸覺愈,一部了,鬚眉平復,容色如故。經雲:“病之良藥。”斯言驗矣。(出《冥報拾遺》)

唐朝絳州南孤山隱泉寺和尚徹禪師,曾出行,遇見一個生癩的人在洞穴中。徹師把他領出山中,也鑿了個山洞給他送吃的,常常念法華經。癩人一向不識字,又加上性格固執孤僻,徹禪便一句一句地教他,始終堅持不懈。誦讀經書將近一半時,便夢有教他的人。以後漸漸地聰明起來,已學了五六捲了。瘡也漸漸感到好了,一部經書讀完了,鬚眉都恢復原來的樣子,面容臉色都和原來一樣。經中說:“經是有病的良藥。”這話真靈驗啊。

悟真寺僧

唐貞觀中,有王順山悟真寺僧,夜如藍溪。忽聞有誦法華經者。其聲纖遠。時星月回臨,四望數十里,闃然無睹。其僧慘然有懼,及至寺,且白其事於群僧。明夕,俱於藍溪聽之,乃聞經聲自地中發,於是以標表其所。明日窮表下,得一顱骨,在積壤中,其骨槁然,獨唇吻與舌,鮮而且潤,遂持歸寺,乃以石函置於千佛殿西軒下。自是每夕,常有誦法華經聲在石函中,長安士女,觀者千數。後新羅僧客於寺,僅歲餘,一日寺僧盡下山,獨新羅僧在,遂竊石函而去。寺僧跡其往,已歸海東矣,時開元末年也。(出《宣室志》)

唐朝貞觀年中,有個王順山悟真寺和尚。有一天夜裡到藍溪去,忽然聽到有誦讀法華經的,那個聲音很細很遠。當時的星月已沒了,四下裡望,寂靜而看不清。那個和尚悽慘而恐懼,等到了寺內,就把這些事告訴了和尚們。第二天晚上,都在藍溪聽誦經聲,於是就聽到讀經的聲音從地中發出。於是就在那個地方做上標記,第二天一早挖開地表層,下面有一顱骨,埋在土中,他的骨頭已枯乾了,唯獨唇與舌鮮紅而滋潤,於是就拿回寺中,用石匣子裝上放在千佛殿的西殿下。從此每天晚上,總有誦讀法華經的聲音從石匣中發出。長安的男女,來看的人以千數。後來新羅和尚客居於寺,過了一年多,一天寺裡的和尚都下山去了,只有新羅和尚在寺,就偷走了石匣子。寺裡和尚們追查他的行蹤,他已回海東去了。

當時是開元末年。

釋道俗

唐釋道俗者,不測所由,止醴泉山原,誦法華經為業,乃至遍數千。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