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子做的裙衫,說話聽不懂,於是便把她視為天上來的仙女。五六年之後,她懂得了漢語,可問起她的故國家鄉來,仍一無所知。只是說她的老家吃粳米,沒有碗,用柳木製成的容器盛飯吃,竟然不知道是哪國人。她說,當年她在自己家裡,夜晚出門時被雷抓上天空,俄頃掉落在希閔家院子裡。
徐景先
唐徐景先,有弟阿四,頑嚚縱佚,每(“每”原作“母”,據明抄本改)誨辱之。而母(“母”原作“每”,據明抄本改)加愛念,曲為申解,因厲聲應答。雲雷奄至,曳景先於雲中。有主者,左右數十人。訶詰。景先答曰:“緣弟不調,供養有缺,所心詬辱。母命釋之,非當詈母。”主者不識其言。尋一青衣。自空(“空”原作“肩”,據明抄本改。)躍下,為景先對。曰:“若爾放去,至家,可答一辯。釘東壁上,吾自令取之。”遂排景先墮舍前池中,出水,了無所損。求紙答辯,釘東壁,果風至而辯亡。(出《廣異記》)
唐代有個叫徐景先的人,他有個弟弟叫阿四,遇頑兇暴,放蕩無羈。每當景先開導他時都要罵他一頓。可他的母親卻倍加溺愛之,曲意為他申辯。因此,他對母親也一點不客氣。
一天,雷雨突然而至,把徐景先拽到空中。有個主持人,還有幾十人隨從,開始責問訓斥他。景先回答說:“由於弟弟不聽教導,在供養母親方面做得很差,所以我感到恥辱。母親總是原諒他,我有氣,但也不當罵母親。”主持人聽不懂他的話,隨即有一婢女從空中跳下,與景先對話。她說:“如果放你回去,到家之後可寫一申辯詞。釘在東面牆壁,我自有辦法取它。”於是把景先推落入房前水池中。出水後,他一點損傷也沒有。他找紙寫好答辯詞,釘在東牆上。果然一陣風颳來,那申辯詞就不見了。
歐陽忽雷
唐歐陽忽雷者,本名紹,桂陽人,勁健,勇於戰鬥。嘗為郡將,有名,任雷州長史。館於州城西偏,前臨大池,嚐出雲氣,居者多死。紹至,處之不疑。令人以度測水深淺,別穿巨壑,深廣類是。既成,引決水,於是雲興,天地晦冥,雷電大至,火光屬地。紹率其徒二十餘人,持弓矢排鏘,與雷師戰。衣並焦卷,形體傷腐,亦不之止。自辰至酉,雷電飛散,池亦涸竭。中獲一蛇。狀如蠶。長四五尺,無頭目。斫刺不傷,蠕蠕然。具大鑊油煎。亦不死。洋鐵汁。方焦灼。仍杵為粉。而服之至盡。南人因呼紹為忽雷。(出《廣異記》)
唐代有個人叫歐陽忽雷,本名叫紹,桂陽人氏,強健有力,善於打鬥。曾經當過郡府的武官,有名氣,後任雷州長史。他的寓所坐落在州城的西面,對面有個大池塘,經常溢位雲氣,在這居住的人死了不少。歐陽紹來此之後,毫不遲疑地治理它。他讓人測量水的深度,又開闢出一大片窪地,深和寬都和那個大池塘一樣;然後,把大池塘裡的水放出。於是黑雲滾滾而來,天地一片昏暗,雷鳴電閃,火光連地。歐陽紹帶領部下二十多人,拉弓射箭,與雷公交戰。衣服燒焦了,身體受傷了,也不罷休。從早晨一直打到傍晚,雷電散去,池塘也乾涸了。從裡面抓出一條象蠶的蛇,四五尺長,沒有頭和眼睛,砍刺均不傷,仍然在蠕動。
拿來大鍋用油煎炸也不死,最後放在鐵水裡才焦糊。歐陽紹把它搗成粉末,全部喝了進去。
因此,南方人稱歐陽紹為歐陽忽雷。
宣州
唐貞元年,宣州忽大雷雨,一物墮地,豬首,手足各兩指,執一赤蛇齧之。俄頃雲暗而失,時皆圖而傳之。(出《酉陽雜俎》)
唐代貞元年間,宣州忽然下了一場大雷雨。一個東西落到地上,長著豬頭,手腳各有兩個指頭,在抓著一條紅蛇吃。不一會兒,雲變暗了,這東西也不見了,當時有人畫成圖傳揚這件事。
王幹
唐貞元初,鄭州王幹,有膽勇。夏中作田,忽暴雷雨,因入蠶室中避之。有頃,雷電入室中,黑氣陡暗。幹遂掩戶,荷鋤亂擊。雷聲漸小,雲氣亦斂。幹大呼,擊之不已。氣復如半床,已至如盤。忽然墮地,變為慰鬥折刀小折足鐺焉。(出《酉陽雜俎》)
唐代貞元初年,鄭州有個人叫王幹,膽大而勇猛。夏天中午他正在田裡勞作,忽然來了大雷雨,因此進入蠶房躲避。不一會兒,雷電射入室內,一團黑氣,天地頓時昏暗起來。王乾急忙關上房門,拿起鋤頭到處亂打。雷聲逐漸變小,雲氣也收斂了。王幹大聲呼喊,仍不停地打。雲氣漸漸變得像半張床那麼大,又變成盤子那麼大,最後忽然墮地,變為熨斗、折刀、斷腿小鍋等物。
華亭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