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頭看見妻子,哭著與她告別。妻子驚醒後,淚沾枕蓆,一說,正與丈夫夢見的一樣。他們認為這是凶兆,便斷了葷腥,幾次請僧人來唸金剛經,三年沒出什麼事兒。後來覺得那夢不靈驗,李捎雲又縱酒作樂,大吃大喝,行為不檢點,如同當初。第二年三月過上巳節時,他與李蒙、裴士南、梁褒等十幾個人,在曲江中划船,並從長安城裡選來有名的樂人和歌妓,縱慾而為。正高興的時候,船翻入江中,李捎雲等全被淹死。

李叔霽

監察御史李叔霽者,與兄仲雲俱進士擢第,有名當代。大曆初,叔霽卒。經歲餘,其妹夫與仲雲同寢,忽夢叔霽,相見依依然。語及仲雲,音容慘愴曰:“幽明理絕,歡會無由,正當百年之後,方得聚耳。我有一詩,可為誦呈大兄。詩云:‘忽作無期別,沉冥恨有餘。

長安雖不遠,無信可傳書。‘“後數年。仲雲亦卒。(出《廣異記》)

監察御史李叔霽和哥哥仲雲都是考中進士登第的,在當時頗有名氣。大曆初年,李叔霽死了。幾年後,他的妹夫和仲雲睡在一起,忽然竟夢見了他。叔霽完全是一副不忍分離的樣子,談到仲雲,神情黯然地說:“現在我們陰陽相隔,理不相通,想見面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到他死了之後,我們才能聚首。我有一首詩,請你念給大哥聽一聽吧:‘忽作無期別,沉冥恨有餘。長安雖不遠,無信可傳書。’”後來又過了幾年仲雲也死了。

李 訴

涼武公訴,以殊勳之子,將元和之兵,擒蔡破鄆,數年攻戰,收城下壁,皆以仁恕為先,未嘗枉殺一人,誠信遇物,發於深懇。長慶元年秋,自魏博節度使、左僕射、平章事詔徵還京師。將入洛,其衙門將石季武先在洛,夢涼公自北登天津橋,季武為導。以宰相行呵叱動地。有道士八人,乘馬,持絳節幡幢,從南欲上。導騎呵之,對曰:“我迎仙公,安知宰相?”招季武與語,季武驟馬而前。持節道士曰:“可記我言,聞於相公。”其言曰:“聳轡排金闕,乘軒上漢槎。浮名何足戀,高舉入煙霞。”季武元不識字,記性又少,及隨道士信之,再聞已得。道士曰:“已記得,可先白相公。”乃驚覺,汗流被體。喜以為相國猶當上仙,況俗官乎!後三日,涼公果自北登天津橋,季武為導,因入憩天宮寺,月餘而薨。時人以仁恕端愨之心,固合於道,安知非謫仙數滿而去乎。(出《續幽怪錄》)

涼武公李訴是功臣的後代,率領著唐憲宗的部隊拿下蔡州攻破鄆城。李訴征戰好幾年,收復好多城池,但他為人治軍都以寬容仁義為第一,從來沒有錯殺一人,且待人接物十分講求信義,一片至誠,深得民心。長慶元年秋天,他在魏博任節度使,並得到左僕射、平章事的官職。這時,皇帝召他回京城,剛要進洛陽時,他手下一個已在洛陽的衙將石季武作了個夢,夢見李訴從北面登上京城的天津橋,自己擔任儀仗前導。李訴的佇列儀仗前面喝道,後面護衛十分威嚴,就像宰相出行一樣。忽然有八個道士騎著馬,持著迎貴賓的節幡從南面要上橋。李訴的前導就大聲呵斥,讓道士們閃開。道士說:“我們是來迎接仙公李訴的,不知道什麼宰相不宰相!”道士招呼石季武,石季武就趕緊打馬迎上來。持節幡的道士說:“我有幾句話,你聽後要記住,然後轉告李訴。道士吟了一首詩,大意是:”騎著高頭大馬奔向金鑾殿,乘上華麗的金車直入星漢。世上的浮名有什麼可留戀,怎比得了騰雲駕霧羽化登仙?“石季武是個不識字記性又很差的人,但隨道士唸了兩遍便記住了。道士說:”你既然已經記住了,就轉告李訴吧!“說到這裡,石季武驚醒了,出了一身大汗。他高興地想:”在世間當宰相的還能成仙,像我這樣的普通官吏大概也能成仙得道吧?“三天之後,李訴果然從北面登上天津橋,石季武為前導,並在天宮寺休息。一個多月後,李訴去世。人們都知道他為人仁恕誠實,合乎天道,卻不知道他是被天上貶到人間的神仙,在人間期滿了,自然要返回天界了。

薛存誠

御史中丞薛存誠,元和末,由臺丞入給事中。未期,復亞臺長。憲閣清嚴,俗塵罕到,再入之日,浩然有閒曠之思。及廳吟曰:“捲簾疑客到,入戶似僧歸。”後月,閽吏因晝寢未熟,彷彿間,見僧童數十人,持香花幢蓋,作梵唱,次第入臺。閽吏呵之曰:“此御史臺,是何法事,高聲入來?”其一僧自稱:“識達,是中丞弟子,來迎本師。師在臺,可入省迎乎?”閽吏曰:“此中丞,官亞臺,本非僧侶,奈何敢入臺門?”即欲擒之。識達曰:“中丞元是須彌山東峰靜居院羅漢大德,緣誤與天人言,意涉近俗,謫來俗界五十年。年足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