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墓所,命開近西境,按銘記,果得之。
乃棄他人之骨,而祔其先人。儼在內言事,及人間厭勝至多,備述人口,故不繁述。(出《紀聞》)
唐正諫大夫明崇儼,年輕時,父親是縣令,有個門卒會道術,崇儼向他求教,他教給崇儼見鬼和驅使鬼的方法,給崇儼書兩卷,崇儼一看,書上寫著人名。明崇儼在野外獨處時,就按書上的人名召呼他們。都回答說:“唯!”見幾百人來到。於是每當驅使他們,就召呼他的名字,沒有不立刻就到的。崇儼有次出行,看到名流之家想合葬二位父母,喪車已出了郊外。崇儼隨之而行,召呼他的家人對他說:“你家主人想合葬二位老人嗎?”回答說:“是這樣。”崇儼說:“你們挖取棺材會不會誤挖了別人的墳呢?”回答說:“不能。”崇儼說:“我剛才看見紫車後面有個夫人,年紀有五十多歲,是個名家婦女。後面有一個鬼,年紀正當壯年,頭髮稀少,衣服破舊,跳躍著很驚喜的樣子跟隨著夫人,夫人哭泣著怒斥他說:‘跟我合葬怎麼稱呼啊?’你把我說的話告訴你家主人,說:明正諫這樣說的。”合葬二老的主人聽到這話,非常驚訝,哭著對崇儼說:“我很小的時候就沒有父親,昨天遷墳,是由老僕辦理的,不知道會錯到這種程度。”崇儼和他們一起來到挖掘墓地的地方,讓挖開靠近西側的地方,按照銘文,果然找到了。於是拋開別人的屍骨而將親人合葬在一起。崇儼在朝內的故事,在民間傳說很多,詳盡地出於口頭流傳,所以就不多說了。
王懷智
唐坊州人上柱國(上柱國三字原空缺,據陳校本補)王懷智,顯慶初年。其母孫氏,及弟懷善、懷錶並存。至四年六月,雍州高陵,有一人失其姓名,死經七日,背上已爛而蘇,雲:“在地下見懷智,見任太山錄事。”遣此人執筆,口授為書,謂之曰:“汝雖合死,今方便放汝歸家,宜為我持此書至坊州。訪我家,白我母雲:‘懷智今為太山錄事,幸蒙安太。但家中曾貸寺家木作門,此既功德物,早償之。懷善將死,不合久住。速作經像求助,不然,恐無濟理。’”此人既蘇,即齎書特送其舍。所謂家事,無不暗合。至三日,懷善暴死。合州道俗聞者,莫不增修功德。鄜州人勳衛侯智純說之。(出《法苑珠林》)
唐朝坊州的人王懷智,顯應初年死了。他的母親孫氏和弟弟懷善、懷錶還都活著。到了顯慶四年六月,雍州高陵有一個人,忘了他什麼名字,死了七天了,背上已經腐爛又甦醒過來,說他在地下見到了懷智。懷智被任命為太山錄事,讓他執筆口授了一封信,對他說:“你雖然應該死,現在我方便就放你回家,應該替我拿這封信到坊州,找到我家,告訴我母親說:‘懷智現在是太山錄事,幸運安泰。只是家中曾借寺廟的木頭做門,這既然是功德之物,就應該早早還給寺廟。懷善快要死了。你不應在他那兒久住。快點供經像救助。不然恐怕沒有救助的機會了。’”這人死而復生後,就帶著書信特意送到他家。所說的家事,無不暗暗符合。到了第三天,懷善暴死。全州道家、俗家聽說了這件事,無不增加修建功德的事。這是鄜州勳衛侯智純說的事。
沙門英禪師
唐法海寺沙門英禪師,具言每見鬼,寺主沙門惠蘭,怪而問焉。英曰:“向秦莊襄王遣人傳語:‘飢虛甚,以師大慈,又自有所見,從者二百許人,勿辭勞費也。’吾也報雲:‘後日曉時書來,(《兩京新記》後日曉食書來作後日晚食當來)專相候待。’”惠蘭便備酒脯之類。至時秦王果來,侍從甚眾,貴賤羅列,坐食甚急,謂英曰:“弟子不食八十年矣。”英問其故,答曰:“吾生時未有佛法,地下見責功德,吾但以放生矜恤煢孤應之。以福薄,受罪未了。受此一餐,更四十年。方便得食。”因指坐上人云:“是陳軫,多為虛詐。”又指二人云:“是白起、王翦,為殺人多,受罪亦未了。”英曰:“王何不從人索食,而自受飢窘也。”答曰:“慈心少,且餘人又不相見。吾貴人,不可妄作禍祟,所以然也。”因指酒脯曰:“寺主將來耶?深耽愧。”臨去時,謂英曰:“甚愧禪師,弟子有物在,當相送。城東門通化外尖冢,是弟子墓。時人不知,妄雲呂不韋冢耳。”英曰:“往赤眉賊發掘,何得更有物在?”鬼曰:“賊將麄物去,細者深,賊取不得。見在。”英曰:“貧道出家,無用物處,必莫將來。”言訖謝去。(出《兩京記》)
唐法海寺僧人英禪師,說他總見到鬼。寺主僧惠蘭,就驚奇地問他?英禪師說:“最近秦莊襄王派人傳話。說他餓得厲害,以我的慈悲心腸,又自有所見,跟隨他的二百多人,都是不辭勞苦的。我已經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