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授以《廣陵散》。賀因得之,於今不絕。(出《幽明錄》)

會稽人賀思令琴彈得很好。有一天他在月朗風清的院中彈琴,忽然有一個身材魁偉戴著刑具的人來到院中,看臉色很悽慘。這人十分誇讚賀思令的琴藝,賀思令就和他談起來。這人自稱是晉代的中散大夫稽康,對賀說:“你左手的指法太快,這不合乎古代的彈奏技法。”然後就把古代名曲《廣陵散》教給了賀思令。賀思令學會了,使《廣陵散》至今得以流傳下來。

山 都

山都,形為崑崙人,通身生毛,見人輒閉眼張口如笑。好居深樹中,翻石覓蟹啗之。

《述異記》曰,南康有神,名曰山都,形如人,長二尺餘,黑色赤目,發黃披身。於深山樹中作窠,窠形為卵而堅,長三尺許,內甚澤,五色鮮明。二枚沓之,中央相連。土人云,上者雄舍,下者雌室。旁悉開口如規,體質虛輕,頗似木筒,中央以鳥毛為褥。此神能變化隱形,猝睹其狀,蓋木客山林之類也。贛縣西北十五里,有古塘,名餘公塘。上有大梓樹,可二十圍,老樹空中,有山都窠。宋元嘉元年,縣治民有道訓道靈兄弟二人,伐倒此樹,取窠還家。山都見形,罵二人曰:“我居荒野,何預汝事?山木可用,豈可勝數?樹有我窠,故伐倒之。今當焚汝宇,以報汝之無道。”至二更中,內處屋上,一時起火,舍宅蕩盡矣。木客,鄧清明《南康記》曰,木客頭面語聲,亦不全異人,但手腳爪如鉤利。高巖絕嶺,然後居之。能斫榜,索著樹上聚之。昔有人慾就其買榜,先置物樹下,隨置多少取之。若合其意,便將榜與人,不取亦不橫犯也。但終不與人面對與交作市井。死皆加殯殮之。曾有人往看其葬,以酒及魚生肉遺賓,自作飲食,終不令人見其形也。葬棺法,每在高岸樹梢,或藏石窠之中。南康三營伐船兵說,往親睹葬所,舞唱之節,雖異於人,聽如風林汛響,聲類歌吹之和。義熙中,徐道復南出,遣人伐榜,以裝舟檻,木客及獻其榜而不得見。(出《南康記》)

山都是一種怪物,形狀像崑崙山中的人,全身都長著毛。山都一見到人就閉眼張嘴好像在笑。它們好住在深樹林裡。翻石頭尋找螃蟹吃。《述異記》裡說,南康有一種叫山都的神,形狀像人,但只有二尺多高,渾身黑色,兩眼通紅,長長的黃頭髮披在身上,在深山的樹裡作窩巢。山都的巢是蛋形但很堅硬,三尺來長,裡面很有光澤,五色鮮明,兩個巢摞在一起,中間連著。當地人說,上面那個是雄性山都住,下面那個是雌性山都住。巢旁開一個園形的口,整個巢非常輕,很像個木筒,裡面用鳥的毛作褥子。山都神能變化隱身,乍一看,很像是“木客”、“山槮”之類。贛縣西北十五里有個古塘,叫餘公塘,上面有一棵二十圍的大梓樹,這棵樹中心空了,山都在裡面作了巢。宋元嘉元年,縣城裡有道訓道靈兄弟二人砍倒了大梓樹,把山都的巢帶回家了。山都於是現了形,罵兩兄弟說:“我在荒山野嶺裡住著,礙你們什麼事了?能用的樹山裡到處都有,可這棵樹有我的巢,你卻偏偏給砍了。

為了報復你的胡作非為,我要燒掉你的房子!“這天二更時分,弟兄倆的家中裡外屋都著起了大火,燒得片瓦無存。至於”木客“,鄧清明著的《南康記》裡說,木客的形貌和說話的聲音,和人並不是完全不同,只是”木客“的手腳爪子銳利得像鉤子。他們專門在懸巖峻嶺上住。他們也能砍木柱,用繩索綁在樹上住。過去曾有人想買他們的木柱,就先把要給木客的物品放在樹下,買多少木本柱就放多少東西。如果”木客“覺得滿意,就把木柱給人,從不多拿或侵犯人,但始終不跟人見面,也不到街上和人作交易。木客死後也是裝進棺木埋葬,曾有人看見過木客的殯葬,也是用酒、魚和生肉招待賓客,自己吃喝,始終不讓人看見他們。他們葬棺的墳,常常是在高岸的樹枝上,或者把棺木放在石窠裡。南康三營的伐船兵說,曾親眼看見木客的葬儀,聽他們在喪禮上跳舞唱歌,雖然不同於人類,但聽起來像風吹過樹林的聲間,好像是唱歌和音樂演奏都融合在一起了。義熙年間,徐道復到南方去,派人砍木頭用來做船幫,木客就獻出了木頭,但仍然不露面。

區敬之

南康縣營民區敬之,宋元嘉元年,與息共乘舫,自縣溯流。深入小溪,幽荒險絕,人跡所未嘗至。夕登岸,停止舍中,敬之中惡猝死,其子燃火守屍。忽聞遠哭聲,呼阿舅。孝子驚疑,俛仰間,哭者已至。如人長大,披髮至足,發多蔽面,不見七竅。因呼孝子姓名,慰唁之。孝子恐懼,遂聚(遂聚二字原空缺。據明抄本補)薪以燃火。此物言“故來相慰,當何所畏?”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