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宛然皆具。(出《感應經》)
《王子年拾遺》上說:“方丈山之東有一個龍場,方圓一千里,龍皮龍骨堆積如山,佈散一百多頃。”《述異記》:“晉寧縣有一個龍葬洲。老人們講,龍在這個洲上蛻骨,那水裡至今還多有龍骨。考察那裡的山嶺峰巒,凡是能興雲雨的地方,都有龍骨。有的深,有的淺,大多在土裡邊。齒、角、尾、足,都很像。大的幾十丈,有的粗滿十圍;小的才一二尺,有的三四寸,體形都具備。曾經借採取的機會見過。”《論衡》說:“蟬在肚子裡生長發育,破開背爬出來,一定要藉著雨天來蛻變,就像蛇蛻皮一樣。”近來蒲洲有一個人家拆草屋,在樑棟上得到一根龍骨,長一丈左右,什麼部位都很完備。
五色石
天目山人全文猛於新豐後湖觀音寺西岸,獲一五色石大如鬥。文彩盤蹙,如有夜光。文猛以為神異,抱獻之梁武。梁武喜,命置於大極殿側。將年餘,石忽光照廊廡,有聲如雷。
帝以為不祥,召傑公示之。對曰:“此上界化生龍之石也,非人間物。若以洛水赤礪石和酒合藥,煮之百餘沸,柔軟可食。琢以為飲食之器,令人延壽。福德之人,所應受用。有聲者,龍欲取之。”帝令馳取赤石。如其法,命工琢之以為甌,各容五斗之半,以盛御膳。香美殊常。以其餘屑,置於舊處。忽有赤龍,揚須鼓鬣,掉尾入殿,擁石騰躍而去。帝遣推驗。乃是普通二年,始平郡石鼓村,鬥龍所競之石。其甌遭侯景之亂,不知所之。(出《梁四公記》)
天目山人全文猛,在新豐後湖觀音寺的西岸,得到一塊鬥那麼大的五色石頭。石頭的紋彩盤旋緊蹙,好像有夜光。全文猛以為是神奇之物,就抱著它獻給了梁武帝。梁武帝很高興,讓把它放在大極殿旁邊。將近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這塊石頭忽然光芒四射,發出雷一樣的響聲。梁武帝認為是不祥之兆,就召來傑公,把這石頭給他看。傑公說:“這是上界的活龍變成的石頭,不是人間的東西。如果用洛水的赤礪石和上酒,合成一種藥,用這藥把這石頭煮沸一百次,這石頭就變得柔軟可吃了。把它雕琢成飲食器皿,能使人延長壽命。這是有福有德的人才享用得了的。其中有聲的,龍就要下來取它。”梁武帝派人騎馬去取來赤色礪石,就像傑公說的辦法那樣,命工匠把石頭雕琢成盆,用來盛御膳。用這種盆盛的飯菜,格外香美,與眾不同。把雕琢剩下的石屑,又放到原來的地方。忽然有一天,一條紅色的龍,張牙舞爪地掉尾進入大極殿,抱著那些石頭就騰躍而去。梁武帝派人推求查驗此事,原來這塊五色之石是普通二年,始平郡石鼓村,鬥龍競賽用的石頭。雕成的那個盆,遭到侯景之亂以後,就不知道哪兒去了。
震澤洞
震澤中,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餘尺。有長城乃仰公睺誤墮洞中,旁行,升降五十餘里,至一龍宮。周圍四五里,下有青泥至膝,有宮室門闕。龍以氣闢水,霏如輕霧,晝夜光明。
遇守門小蛟龍,張鱗奮爪拒之,不得入。公睺在洞百有餘日,食青泥,味若粳米。忽彷彿說得歸路,尋出之。為吳郡守時,乃具事聞梁武帝。帝問傑公。公曰:“此洞穴有四枝:一通洞庭湖西岸,一通蜀道青衣浦北岸,一通羅浮兩山間穴溪,一通枯桑島東岸。益東海龍王第七女掌龍王珠藏,小龍千數衛護此珠。龍畏蠟,愛美玉及空青而嗜燕。若遣使信,可得寶珠。”帝聞大嘉。乃詔有能使者,厚賞之。有會稽郡鄮縣白水鄉郎(“郎”原作“即”。據明抄本、陳校本改)庾毗羅請行。傑公曰:“汝五世祖燒殺鄮縣東海譚之龍百餘頭,還為龍所害。汝龍門之宄也,可行乎?”毗羅伏實,乃止。於是合浦郡洛黎縣甌越羅子春兄弟二人,上書自言:“家代於陵水羅水龍為婚,遠祖矜能化惡龍。晉簡文帝以臣祖和化毒龍。今龍化縣,即是臣祖住宅也。象郡石龍,剛猛難化,臣祖化之。化石龍縣是也。東海南天台湘川彭蠡銅鼓石頭等諸水大龍,皆識臣宗祖,亦知臣是其子孫。請通帝命。”傑公曰:“汝家制龍石尚在否?”答曰:“在在。謹齎至都,試取觀之。”公曰:“汝石但能制微風雨召戎虜之龍,不能制海王珠藏之龍。”又問曰:“汝有西海龍腦香否?”曰:“無。”公曰:“奈之何御龍?”帝曰:“事不諧矣。”公曰:“西海大船,求龍腦香可得。昔桐柏真人數揚道義,許謐、茅容乘龍,各贈制龍石十斤。今亦應在,請訪之。”帝敕命求之。於茅山華龍(許本、“龍”作“陽”)隱居陶弘景得石兩片。公曰:“是矣。”帝敕百工,以于闐舒河中美玉,造小函二,以桐木灰髮其光,取宣州空青,汰其甚精者,用海魚膠之,成二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