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喜曰:“將軍果有福祚,後年九月內,當如約矣。”於時貞元二年也。至四年秋,馬燧入覲,太原耆舊有功大將,官秩崇高者,十餘人從焉,自良職最卑。上問:“太原北門重鎮,誰可代卿者?”燧昏然不省,唯記自良名氏,乃奏曰:“李自良可。”上曰:“太原將校,當有耆舊功勳者。自良後輩,素所未聞,卿更思量。”燧倉卒不知所對,又曰:“以臣所見,非自良莫可。”如是者再三,上亦未之許。燧出見諸將,愧汗洽背。私誓其心,後必薦其年德最高者。明日復問:“竟誰可代卿?”燧依前昏迷,唯記舉自良。上曰:“當俟議定於宰相耳。”他日宰相入對,上問馬燧之將孰賢,宰相愕然,不能知其餘,亦皆以自良對之。乃拜工部尚書,太原節度使也。(出《河東記》)
唐代的李自良少年時在兩河之間,遊遊蕩蕩,不從事謀生的事業。喜歡玩獵鷹,常常把身上的錢全拿出來,用來購買皮製臂套和架鷹牽犬的什物。馬燧鎮守太原時,招募那些能指揮鷹犬捉野獸的人,李自良就自己來到軍門,自己介紹自己。李自良的體形驍勇健壯,馬燧一看見就喜歡他,把他留在身邊,每當他招呼獵鷹追趕野獸時,無不令馬燧心情舒暢痛快。
幾年時間,積累提升為牙門大將軍。因為追逐禽獸,放鷹追趕一隻狐狸,狐狸鑽進古墳裡去。鷹也隨著飛進去。李自良就下馬,跟著跳進墳裡去。墳有三丈多深,墳裡明朗得象點了蠟燭,只見磚榻上有個損壞了的棺材,又有一個道士高一尺多,拿著兩張紙的文書站在棺材上。李自良順手抽出文書,不再有別的東西了,就用胳膊架著獵鷹出了古墳。那個道士跟著喊道:“請留下文書,我會優厚地報答你。”李自良不應聲。看那文書,上面寫的全是古篆字,沒有人能認識。第二天早晨,有一個道士,儀表形象瀟灑儒雅,來見李自良。李自良說:“仙師從哪裡來?”道士說:“我不是世上的人,是因為將軍昨天強奪了天書才來的,這文書不是將軍應當有的東西,如果能還給我,一定重重地報答你。”李自良堅持不給。道士接著屏退了他身邊的人說:“將軍只是個副將罷了,我能在三年之內,讓你當上本地的軍政長官,這不是你的最大願望嗎?”李自良說:“我真的能有這個願望,也不可信,怎樣才能使我相信呢?”道士身子輕輕地一用力,就飛到空中,一會兒有個仙人拿著紅色的符節,玉童和白鶴,在天上飛來飛去地迎接道士,一會兒就下來了,對李自良說:“你沒見嗎?這難道是說大話的人做得到的?”李自良拜了又拜,拿出文書還給他。道士高興地說:“將軍果然是個有福氣的人,後年的九月,就能實現我的預約了。”這時是貞元第二年,到貞元第四年的秋天,馬燧進京見皇上,太原那些年高而久負聲望的大將軍等官位崇高的人,有十多人跟著進京,李自良官職最低。皇上問:“太原是國家北大門的重要城鎮,誰能夠代替你?”馬燧昏然不清醒,只記住了李自良的姓名,就上奏說:“李自良可以代替。”皇上說:“太原的將官,應當有年高而久負聲望有功勳的人,李自良是個晚輩,從來就沒聽說過他,你再考慮考慮。”馬燧匆忙地不知怎麼說,又說:“以我的看法,不是李自良,誰也不行。”象這樣說了二三次,皇上也沒應許他。馬燧出來見到各位將軍,慚愧得汗流浹背,私下裡在心中發誓,以後一定推薦那年令品德最高的人。第二天又問:“究竟誰能代替你?”
馬燧象以前一樣地昏迷,只記得推舉李自良。皇上說:“等我和宰相商議之後再確定吧。”
又一天,宰相進宮去答對,皇上問馬燧手下的將軍誰有才能,宰相愣了,記不住別的人,也用李自良的名字來回答皇上,這才任命李自良擔任工部尚書、太原節度使的職務。
李令緒
李令緒即兵部侍郎李紓堂兄。其叔選授江夏縣丞,令緒因往覲叔,及至坐久,門人報雲:“某小娘子使家人傳語。”喚入,見一婢甚有姿態,雲:“娘子參拜兄嫂。”且得令緒遠到,丞妻亦傳語云:“娘子能來此看兒侄否?”又云:“妹有何飲食,可致之。”婢去後,其叔謂令緒曰:“汝知乎,吾與一狐知聞逾年矣。”須臾,使人齎大食器至。黃衫奴舁,並向來傳語(“語”字原空缺,據許本改。)婢同到,雲:“娘子續來。”俄頃間,乘四鐶金飾輿,僕從二十餘人至門,丞妻出迎。見一婦人,年可三十餘,雙梳雲髻,光彩可鑑。婢等皆以羅綺,異香滿宅。令緒避入,其婦升堂坐訖,謂丞妻曰:“令緒既是子侄,何不出來?”令緒聞之,遂出拜。謂曰:“我侄真士人君子之風。”坐良久,謂令緒曰:“觀君甚長厚,心懷中應有急難於眾人。”令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