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部分(3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熱,因便成疾,往往致死。或雲,若聚火燒此石吼,即瞿塘山吼而水沸。古老相傳耳。又蜀州晉原縣山亭中,有二大石,各徑二尺已來,出地七八寸。人或坐之,心痛往往不救。又是落星石,東邊者,坐即靈者;西邊者,與諸石無異。色並帶青白也。(出《錄異記》)

新北市是景雲觀的舊址。那裡有一個巨石,大小象柱子下面的石墩。有人坐在上面或踩在上面,就象被火燒了一樣迅速退下來,弄得人心煩躁而發熱,於是便生成疾病,往往使人致死。有的人說,要是聚火燒得這個石墩吼叫,瞿塘山也立即吼叫而且水也開始沸騰。這只是古老的時候人們的互相傳說罷了。另外,蜀州晉原縣的山亭中,有兩塊大石,每塊的直徑都在二尺以內,露出地面七八寸。人坐在石上,心痛往往不能救治。也是兩塊隕石。東邊那塊石頭,是坐上就靈驗的石頭,西邊那塊,和別的石頭沒有不同。兩塊石頭都帶有青白的顏色。

犬吠石

婺源縣有大黃石,自山墜於溪側,瑩徹可愛,群犬見而競吠之。數日,村人不堪其喧,乃相與推致水中。犬又俯水而吠愈急,取而碎之。犬乃不吠。(出《稽神錄》)

婺源縣有塊黃色的大石頭,從山上墜落在山間的溪水旁,晶瑩透徹很是可愛。一群狗見了就全都朝著石頭叫。一連叫了幾天,村裡的人忍受不了狗叫的喧鬧聲,就一起將黃石推到溪水中。狗又衝著水叫而且叫聲愈來愈急,村裡的人又將大黃石從水中取出砸碎,狗便不叫了。

甕形石

潘祚為鄱陽縣令,後連帶古城,其中隙荒數十畝。祚嘗與家人望月於此,見城下草中有光,高數丈。其間荊棘蒙密,不可夜行,即取弓射其處,以志之。明日掘其地,得一甕,大腹小口,青石塞之。祚命舁歸其家,發其口,不可開。令擊碎之,乃一石,如甕之形,若冰凍之凝結者。復碎而棄之,卒無所得。(出《稽神錄》)

潘祚是鄱陽縣的縣令,以後又帶管了古城,古城的荒地有好幾十畝。潘祚曾經和家裡人在古城望月,見城下草叢中有光亮,光芒高好幾丈。發光的地方荊棘茂密,夜間不能行走,他就立即拿過弓箭射向發光的地方,用箭作為記號。第二天挖掘發光的地方,挖到一隻陶甕,大肚小口,裡面裝滿了青色的石頭。潘祚命人抬回家中,想開啟甕口,但打不開,就令人將陶甕打碎,裡面是一塊石頭,和甕的形狀一樣,就像水凍成冰而凝結成的。又把這石頭砸碎扔掉。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

三 石

處(明抄本“處”作“虔”)州石人山,在泥水口,近有三石,形甚似人。居中者為君,左曰夫人,右曰女郎。(出鄧德明《南康記》)

處州有座石人山,在泥水河的入江口,山上相近有三石,形狀非常象人。在中間的是君,左邊的叫夫人,右邊的叫女郎。

人 石

昔有夫妻二人,將兒入山獵,其父落崖,妻子將下救之,並變為三石,因以為人石。

(出《周地圖記》)

過去有夫妻二人,帶領兒子進山打獵。父親不幸從山崖上掉了下去,他妻子和兒子到崖下要救他,三人一起變成了三塊石頭,因此叫作人石。

金 蠶

右千牛兵曹王文秉,丹陽人,世善刻石,其祖嘗為浙西廉使裴璩採碑。於積石之下,得一自然圓石,如球形,式如礱斫,乃重疊如殼相包。斫之至盡,其大如拳。復破之,中有一蠶,如蠐螬,蠕蠕能動。人不能識,因棄之。數年,浙西亂,王出奔至下蜀,與鄉人夜會,語及青蚨還錢事。佐中或雲,人慾求富,莫如得石中金蠶畜之。則寶貨自致矣。問其形狀,則石中蠐螬也。(出《稽神錄》)

右千牛兵曹王文秉,丹陽人。他家世代善於刻石。他的祖父曾經為浙西廉使裴璩開採碑石,在堆積的石塊中,得到一塊自然形成的圓形石頭,形狀象皮球,象是人工削磨的樣子。

外面重疊好象包著一層殼。把外殼都削掉,剩下的象拳頭那樣大。再把它打破,裡面有一條蠶,象金龜子的幼蟲,能蠕動。人們都不認識它是什麼,於是把它扔掉了。幾年之後,浙西發生動亂,王文秉出逃到下蜀。有一天和家鄉的人夜晚聚會,說到借錢還錢的事時,陪伴他的人中有人說:“人要尋求富貴,不如得到石中的金蠶畜養著,財寶金錢就會自然來到。王文秉問過金蠶的形狀後,才知道那就是石頭中的金龜子的幼蟲。

坡沙飛 坡

永昌年,太州敷水店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壟,依然仍舊。

(出《朝野僉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