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部分(2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出《荊州記》)

平樂縣有座山,山林的岩石中間,有孔象人的眼睛,特別大,內眼珠黑白分明,名叫目巖。

石 駝

于闐國北五日行,又有山,山上石駱駝溺水,滴下,以金銀等器承之,皆漏。人掌亦漏,唯瓠取不漏。或執之,令人身臭,皮毛改。(出《洽聞記》)

從於闐國向北走五天,又有一山,山上有頭石駱駝尿水。水滴到山下,用金銀等器具接水,水都漏;人用手掌接水也漏,只有用葫蘆做的器具接水才不漏。如果用手端它,人身上就發臭,皮毛都變了樣子。

石 柱

劫比他國,中天竺之屬國也。有石柱,高七十尺,紺色有光。或觀其身,隨其罪福,悉見影中見之。(出《洽聞記》)

劫比他國,隸屬於中天竺國。國內有根石柱,高七十尺,顏色深青帶紅有光澤。如果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吉凶禍福,就可以全從影子中看見了。

石 響

南嶽岣嶁峰,有響石,呼喚則應,如人共語,而不可解也。南州南河縣東南三十里,丹溪之曲(“曲”字原缺,據明抄本補),有響石,高三丈五尺,闊二丈,狀如臥獸。人呼之應,笑亦應之,塊然獨處,亦號曰獨石也。(出《洽聞記》)

南嶽岣嶁峰,有一響石,呼喚它就答應,就象人與人說話一樣,不明白怎麼回事。南州南河縣東南三十里,丹溪的轉彎處,有塊響石,高三丈五尺,寬二丈,形狀象臥獸。人呼喚它它就答應,人笑它也笑。它孤獨地躺在那裡,所以也稱作獨石。

石 女

桂陽有貞女峽,傳雲,秦世數女,取螺於此,遇雨,一女化為石人。今石人形高七尺,狀似女子。(出《玉歆始興記》)

桂陽有個貞女峽,傳說,秦朝時有幾個女人,在峽中採螺,遇到了雨,一個女人化做石人。現在石人身高七尺,體形象女人。

藏珠石

江州南五十里,有店名七里店,在沱江之南。小山下有十餘枚,如流星往來。或聚或散。石上常(“常”原作“石”,據明抄本改)有光景。相傳雲,珠藏於此,乃無價寶也。

或有見者,密認其處,尋求不得。(出《錄異記》)

江州南五十里,有個村店名叫七里店,在沱江的南面。它那裡有座小山丘,下面有十多個石子,象流星一樣往來穿梭,時聚時散。石上經常有光影。人們都傳說,有寶珠藏在這裡,是無價寶。有見到藏珠石的人,雖然暗中記住了藏珠石所在的地方,但卻找不到寶珠。

化 石

會稽進士李晀,偶拾得小石,青黑平正,溫滑可玩,用為書鎮焉。偶有蛇集其上,驅之不去,視以化為石。求它蟲試之,隨亦化焉。殼落堅重,與石無異。(出《錄異記》)

會稽進士李晀,偶然揀到一顆小石子,顏色青黑形狀平正,溫暖滑潤可以玩賞,李晀用它作書寫用的鎮紙。偶然間有條蛇盤在石上,趕它也不走,仔細一看蛇已化成了石頭。找來別的小蟲試驗一下,跟著也化成了石頭。殼落堅硬有重量,與石頭沒什麼不同。

松 化

婺州永康縣山亭中,有枯松樹,因斷之,誤墮水中。化為石。取未化者,試於水中,隨亦化焉。其所化者,枝幹及皮,與松無異,且堅勁。有未化者數段,相兼留之,以旌異物。

(出《錄異記》)

婺州永康縣的山亭中,有一棵枯乾的松樹,由於樹幹折斷,使樹墮入水中,化成了石頭。拿沒化的樹枝,在水中試驗,隨著也化成了石頭。化成石頭的松樹,樹枝樹幹和樹皮,和松樹一樣,而且堅韌蒼勁。有沒化成石的幾段樹,人們互相保留起來,以表明它是奇異之物。

自然石

洪州建昌縣界田中,有自然石碑石人及石龜,散在地中,莫知其數。皆如鐫琢之狀,而無文字。石人多倒臥者,時有立者。又云,側近有石井,深而無水。有好事者,持火入其中,旁有橫道,莫知遠近,道側亦皆是石人焉。(出《錄異記》)

洪州建昌縣境內的農田中,有自然形成的石碑、石人和石龜,分散在田地中,不知道有多少。都像被雕琢過的樣子,只是沒有文字。石人大多數都倒在地裡,偶爾也有站立著的。

另外,田地旁不遠處有口石井,井很深但沒有水。有好事的人,手拿著火進入井中,井壁旁邊有橫道,不知道多遠多近。道兩旁也都是石人。

熱 石

新北市是景雲觀舊基,有一巨石,大如柱礎。人或坐之蹋之,逡巡如火燒。應心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