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石
筑陽縣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時有見此石根,如竹根,色黃。見者多兇,俗號承受石。(出《酉陽雜俎》)
筑陽縣潭水中,有一孤石挺立出水面。它的下面潭水澄清。時常有人看見這孤石的根,象竹子的根,黃色。看見過石根的人,多半都不吉祥。人們都稱它承受石。
網 石
於季有(“有”《酉陽雜俎》續二作“友”)為和州刺史時,臨江有一寺,寺前魚釣所聚。有漁子,下網,舉之覺重,壞網,視之乃一石,如拳。因乞寺僧,置於佛殿中。石遂長不已,經年重四十斤。張司封員外入蜀時,親睹其事。(出《酉陽雜俎》)
於季有做和州刺史的時候,靠近江邊有一座寺廟,寺廟前是釣魚人聚集的地方。有一個打魚的人,向江中下網,起網時覺得很重,網破了,往網裡一看,是一塊石頭,大小象拳頭。於是乞求寺廟裡的和僧,把這塊石頭放置在佛殿當中。石頭就不停地長,過了一年,重達四十斤。張司封員外郎入蜀的時候,親眼看到了那件事。
卵 石
常侍崔元亮,在洛中,嘗閒步涉岸,得一石子,大如雞卵,黑潤可愛。玩之,行一里,劃然而破,有鳥大如巧婦,飛去。(出《酉陽雜俎》)
常侍崔元亮,在洛中的時候,曾空閒散步來到河岸,撿得到一個石子,大小象雞蛋一樣,黑色,光潤可愛。崔元亮不時玩弄它,走了一里路,石子突然破裂分開,內有小鳥,大小象巧婦鳥一樣,騰空飛走了。
臥 石
荊州永豐縣東鄉里,有臥石一,長九尺六寸,其形似人,而舉體青黃隱起,狀若雕刻。
境若旱,使祭而舉之,小雨小舉之,大雨大舉之。相傳此石忽見如此,本長九尺,今加六寸矣。(出《酉陽雜俎》)
荊州永豐縣的東鄉里,有臥石一塊,長九尺六寸,它的形狀象人,但全身青色和黃色,微微突起,像雕刻的一樣。境內如果幹旱,讓人祭祀並舉起它,要小雨小舉它,要大雨大舉它。相傳這塊臥石忽然出現的時候是這樣,本來長只有九尺,現在增加了六寸。
僧 化
天台僧,乾符中,自台山之東臨海縣界,得洞穴。同志僧相將尋之。初一二十里,徑路低狹,率多泥塗。自外稍平闊,漸有山,山十許裡。見市肆居人,與世無異。此僧素習嚥氣,不覺飢渴。其同行之僧飢甚,詣食市肆乞食,人或謂曰:“若能忍飢渴,速還無苦。或餐啖此地之食,必難出矣。”飢甚,固求食焉。食畢,相與行十餘里,路漸隘小,得一穴而出。餐物之僧,立化為石矣。天台僧出山逢人,問其所管,已在牟平海濱矣。(出《錄異記》)
有一個天台山和尚,在乾符年間,從天台山東面的臨海縣境內,找得一個洞穴。與他志向相同的一個和尚將與他互相協助探明洞穴。開始的一、二十里,山洞低矮,小路狹窄,一般多是泥濘的路。從這往外稍平坦開闊,並逐漸有山。過山十餘里,出現了市場、作坊和居民,和人世間沒有什麼不同。天台山和尚一向練嚥氣之功,不覺得飢餓乾渴,而與他同行的和尚飢餓得很,到市場、作坊去乞食。人們有的對他說:“如果你能忍住飢渴,快返回去,沒有痛苦。如果吃了此地的食物,必然難出去呀。”和尚飢餓厲害,堅持乞求食物。吃完後,共同走了十餘里,道路逐漸狹小,找到一個洞穴走出來,吃食物的和尚,立刻化作石頭了。天台山和尚走出山遇見人,問他們這裡歸哪管轄,已經在牟平縣的海邊了。
隕 石
唐天覆十年庚午夏,洪州隕石于越王山下昭仙觀前,有聲如雷,光彩五色,闊十丈。袁吉江洪四州之界,皆見光聞聲。觀前五色煙霧,經月而散。有石長七八尺,圍三丈餘,清碧如玉,墮於地上。節度使劉威命舁入昭仙觀內,設齋祈謝。七日之內,石稍小,長三尺;又齋數日,石長尺餘;今只有七八寸,留在觀內。(出《錄異記》)
唐天覆十年即庚午年的一個夏天,洪州有塊石頭隕落在越王山下的昭仙觀前。有聲音如雷,發出五色光彩,光環有十丈。袁州、吉州、江州、洪州這四個州的界內,人們都看見了光聽見了響聲。昭仙觀前的五色煙霧,一個月才散去。有塊大石長七八尺,周圍三丈多,清碧如玉,落在地上。節度使劉威命人抬入昭仙觀內,設定供品祈禱拜謝。七天之內,石稍見小,長三尺;又供祈了幾天,石只一尺多長;現在只有七八寸長,仍留在昭仙觀內。
目 巖
平樂縣有山,林石巖間,有目如人眼,極大,瞳子白黑分明,名曰目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