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幽睦礎!碧�檔娜嗣揮脅瘓�嫻摹�
大竹路
興元之南,有大竹路,通於巴州。其路則深溪峭巖,捫蘿摸石,一上三日,而達于山頂。行人止宿,則以緪蔓繫腰,縈樹而寢。不然,則墮於深澗,若沈黃泉也。復登措大嶺,蓋有稍似平處,路人徐步而進,若儒之布武也。其絕頂謂之孤雲兩角,彼中諺雲:“孤雲兩角,去天一握。”淮陰侯廟在焉。昔漢祖不用韓信,信遁歸西楚。蕭相國追之,及於茲山,故立廟貌。王仁裕嘗佐褒梁師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陟,亦留題於淮陰祠。詩曰:“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猶說漢淮陰,孤雲不掩興亡策,兩角曾懸去住心。不是冕旒輕布素,豈勞丞相遠追尋。當時若放還西楚,尺寸中華未可侵。”崎嶇險峻之狀。未可殫言。(出《玉堂閒話》)
興元的南面有一條大竹路通於巴州。這條路在深溪峭壁上,要抓著藤蘿攀著石塊,上去一次需三天時間,才能到達山頂。行人在這裡住宿,睡覺時要用粗的藤蔓捆住腰,系在樹上,否則,就要掉進深澗,被埋葬掉。再登上措大嶺,路稍有些平的地方,走路的都慢慢的行進,好象儒生在踱方步。它的最高處叫“孤雲兩角”。這裡有諺語說:“孤雲兩角,離天只有一拳頭。”淮陰侯廟在這裡。過去,漢高祖不重用韓信,韓信逃跑回歸西楚。蕭何追趕他,在這座山追上了,因此在這立廟。王仁裕曾經輔佐褒梁師王思同征伐巴蜀,來來回回多次登攀,也題詩留念於淮陰祠。詩說:“在這離天只有一拳的地方,古木叢深,過路的人還在談論著漢伐的淮陰侯。‘孤雲’掩蓋不住韓信那能主宰興亡的滿腹韞略,‘兩角’也曾經懸掛住韓信那離去或留下的猶豫心理。如若不是帝王劉邦輕視地位低下的韓信,豈能勞累肖何追得這麼遠?當時假如將韓信放回西楚,廣闊中原的一尺一寸土地,劉邦也別想佔領。”
其崎嶇險峻的情況,不是用語言可以說盡的。
溪
溪 毒
江南間有溪毒,疾發時,如重傷寒。識之者,取水筆管,內於鼻中,以指彈之三五下,即出墨血,良久疾愈。不然,即致卒矣。(出《錄異記》)
江南有的小溪有毒,中毒發病時,症狀好象重傷寒。明白的人,可取一根小筆管,插入鼻孔中,用手指彈三五下,就流出黑色的血,過一段時間病就好了。否則,可能導致死亡。
卷第398 石(坡沙附)
卷第三百九十八
石(坡沙附)
石
黃石 馬肝石 石鼓 採石 青石 石文 石連理 太白精 古鐵鏵 走石
石橋 石磨 釜瀨 石魚 墜石 立石 孤石 網石 卵石 臥石 僧化 隕石
目巖 石駝 石柱 石響 石女 藏珠石 化石 松化 自然石 熱石 犬吠石
甕形石 三石 人石 金蠶
坡沙
飛坡 鳴沙石黃 石
帝堯時,有五星自天而隕。一是土之精,墜於谷城山下。其精化為圯橋老人,以兵書授張子房。雲:“讀此當為帝王師,後求我於谷城山下,黃石是也。”子房佐漢功成,求於谷城山下,果得黃石焉。子房隱於商山,從四皓學道。其家葬其衣冠(原本“冠”下有“於”
字,據明抄本刪)黃石焉。古者常見墓上黃氣高數十丈。後赤眉所發,不見(“見”原作“發”,據明抄本改)其屍,黃石亦失,其氣自絕。(出《錄異記》)
帝堯時代,有五顆星從天上墜落下來。其中有一顆是土星的精氣,墜落在谷城山的山腳下。它的精氣變化成圯橋老人,他把一部兵書授給張子房,並且說:“讀了這部書能給帝王掌管軍隊。以後要找我就到谷城山的山腳,那裡的黃石就是我。”張子房輔助漢王完成功業之後,到谷城山的山腳尋找圯橋老人,果然在那裡得到了黃石。後來張子房隱居在商山,跟隨時稱商山四皓的東園公、用裡先生、綺裡季、夏黃公學習道術。張子房死後,他的家人把他的服裝和黃石埋葬了。古代的人常常看見他的墳墓上有幾十丈高的黃色霧氣。後來,他的墳墓被赤眉軍挖掘,沒有看見他的屍體,黃石也失掉了,那種黃色的霧氣自然的斷絕了。
馬肝石
元鼎五年,郅支國貢馬肝石百斤。長以水銀養,內於玉函中,金泥封其上。其國人長四尺,唯餌馬肝石。此石半青半白,如今之馬(“今之馬”三字原作“金”,據明抄本改)肝。舂(“舂”原作“石”,據明抄本改)碎之,以和九轉丹,吞之一丸,彌年不飢渴。以之拭發,白者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