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部分(1 / 4)

小說:太平廣記 作者:

銅;名元寶,錢之文也;外圓心方,錢之狀也;青衣銅衣也;五銖服亦錢之文也;漢時生於吳,是漢朝鑄五銖錢子吳王也。文字雖知之,而錢帛日盛,至中書令。十年,忽失古錢所在,文字遂薨。(出《傳異志》)

唐貞觀年間,岑文字下了朝多半都在山亭避暑。一日午時,剛睡醒,忽聽得有人在山亭院門外敲門。藥童報告說,是上清童子元寶求見。岑文字平素喜歡道教,一聽是道士求見,就急忙束帶讓他進來。進來的居然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小道士,儀態氣質超凡脫俗,真可謂仙風道骨,衣服也與眾不同。戴淺青色圓角道士帽,披淺青色圓角帔,穿青色圓頭鞋。小道士的衣服輕細如霧,有名的齊絝魯縞也不能與它相比。岑文字和他說話。他便說:“我是上清童子,從漢朝時就修成正果。本來生於吳地,修得不凝滯之道之後,就被吳王送進京城,見到漢帝。漢帝有私心,阻塞教化,困惑不解的都求教於我。我嘗與方圓走下去,全能夠通暢。所以自文武二帝,直到哀帝,都喜歡我。王莽作亂,我才到了外地,到哪裡都受到人們的喜愛。從漢成帝時起,我就開始討厭人間了,就尸解而去,或秦地或楚地,不一定在哪落腳。聽說你好道教,所以來拜見你。”岑文字向道士問些漢魏齊梁之間君王社稷的事,道士有問必答,對答如流,事事都像他親眼見過。他對岑文字說,史傳之中,受委屈被冤枉了的以及虛有個好名聲其實並不好的很多。岑文字說:“人的穿戴為什麼不同呢?”道士回答說:“道就在方圓之中。我的外形是圓的,但是心是方正的。這是相時的準則呀!”岑文字又問:“你身上穿的衣服都很輕細,是什麼地方出產的?”道士回答說:“這是上清五銖服。”岑文字又問:“聽說六銖服是天上人穿的衣服,它和五銖服有什麼不同?”道士回答說:“更輕細的就是五銖服。”他們談著談著,不覺很快談到日晚,道士就告別回去了。他剛出門就忽然不見了,岑文字便知道他不是個平常人。每次下朝,岑文字都讓人等候那道士,道士一來,他們就談論個沒完沒了。後來又讓人暗中跟蹤他,看他究竟到什麼地方去。

結果是他出山亭門,往東走不幾步,在牆下就眼睜睜地不見了。岑文字讓人就地挖掘,挖三尺挖到一個古墳墓。墓中沒有別的東西,只有一枚古錢。岑文字頓然大悟。“上清童子”是“青銅”的意思;名“元寶”是錢上的字:“外圓心方”是錢的形狀;青衣就銅衣:“五銖”服也是錢上的文字:“漢時生於吳”是漢朝在吳王那裡鑄了五銖一枚的錢。岑文字雖然知道這些,但他自己的錢財還是越來越多,官做到中書令。十年之後,忽然失去了那枚古錢,岑文字便死了。

王清

元和初,洛陽村百姓王清,傭力得錢五鍰(“鍰”原作“錠”,據明抄本改),因買田畔一枯慄樹,將為薪以求利。經宿,為鄰人盜斫。創及腹,忽有黑蛇,舉首如臂。語人曰:“我王清本也,汝勿斫!”其人驚懼,失斤而走。及明,王清率子孫薪之,復掘其根下,得大甕二,散錢實之。王清因是獲利如歸,十餘年鉅富。遂甃錢成形龍,號王清本。(出《酉陽雜俎》)

元和初年,洛陽村百姓王清,賣苦力賺了五鍰錢,就買了地邊上的一棵枯死的栗子樹,要把它加工成木柴出賣,賺幾個錢花。夜裡,有一個鄰人去偷砍這棵慄樹。砍入樹身,忽然有一條黑蛇,抬起像人的手臂那麼粗的頭來,對偷砍樹的人說:“我是王清的樹幹,你不要砍!”那人嚇得魂飛魄散,丟下斧子就跑。等到天明,王清率領子孫把枯樹砍倒,又往樹根底下挖,挖出來兩口大甕,裡面裝滿了零散的錢。王清因此獲利而歸,十幾年之後成為鉅富。那事之後,甕裡的錢就化作龍形,這錢稱作“王清本”。

建安村人

建安有村人,乘小舟往來建(“建”原作“見”,據明抄本改)溪中,賣薪為業。嘗泊舟登岸,將伐薪。忽見山上有數錢流下,稍上尋之,累獲數十。可及山半,有大樹。下有大甕。高五六尺,錢滿其中。而甕小欹,故錢流出。子是推而正之,以石搘之。以衣襟貯五百餘而歸。盡率家人復往,將盡取。既至,得舊路,見大樹而亡其甕。村人徘徊,數日不能去。夜夢人告之曰:“此錢有主。向為甕欹,以五百顧爾正之。餘不可妄想也。”(出《稽神錄》)

建安有個村人,撐著小船往返於建溪之上,賣柴為生。有一天,他把船靠了岸,上山砍柴,忽然看見山上有幾枚錢滾下來。他往上尋找,一共拾到幾十枚。尋到山半腰,他看到一棵大樹,大樹下有一口大甕,甕高五六尺,裡邊裝滿了錢。但是甕稍微歪斜一點,所以錢能流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