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若生,帶之有驗,是飲饌中有盅毒,玳瑁甲即自搖動;若死,無此驗。(出《嶺表錄異》)
玳瑁的形狀象龜,只是腹部和背部的甲殼上有烘烤的斑點。《本草》上說:“玳瑁能解毒,其中的大玳瑁全都是婆薩石,同時還能避邪。”廣南的盧亭,活捉了一隻玳瑁龜獻給邊帥的兒子薛王,薛王命令取下龜的二小片背甲,帶在左臂上用來避毒。龜被活著揭下它的甲殼,痛苦達到了極點。然後放到使君住宅後北面的池子裡養著,等到它被揭去甲殼的地方漸漸長好,再派盧亭把它送到海邊去。有的人說,被揭下甲殼的玳瑁龜如果活著,帶著它的甲殼就有靈驗,你吃的飯菜中如果有毒,玳瑁的甲殼就會自己搖晃起來。被揭下甲殼後如果死了,就沒有這種靈驗了。
海 術
南海有水族,前左腳長,前右腳短,口在肋旁背上,常以左腳捉物,置於右腳,右腳中有齒齧之,方內於口。大三尺餘,其聲“術術”,南人呼為海術。(出《酉陽雜俎》)
南方有一種水產,前左腳長,前右腳短,口在肋旁邊的後背上。常常用左腳捉東西,放在右腳上,右腳中有牙齒咬住那東西,這才放到口裡。大的有三尺多長,它的叫聲就象“術術”的聲音,南方人叫它海術。
海 鏡
海鏡,廣人呼為膏葉,盤兩片,合以成形。殼圓,中甚瑩滑。日(“日”原作“白”,據《太平御覽》卷九四三改。)照如雲母光。內有少肉如蚌胎,腹中有紅蟹子,其小如黃豆,而螯具足。海鏡飢,則蟹出拾食,蟹飽歸腹,海鏡亦飽。或迫之以火,則蟹子走出,離腸腹立斃。或生剖之,有蟹子活在腹中,逡巡亦斃。(出《嶺表錄異》)
海鏡,廣東人叫作膏葉,象兩個盤子合起來的形狀。殼是圓的,殼的中間很光滑晶瑩,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能發出雲母一樣的光彩,殼內有少許的肉象蚌肉一樣。肚子裡有紅色的蟹子,小得象黃豆一樣,可是螯等器官都長得很完全。海鏡餓了,小蟹子就出來找食吃,小蟹子吃飽了回到海鏡的肚子裡,海鏡也飽了。有的人把海鏡放在火邊上烤,那麼小蟹就走出來,一離開海鏡的肚子立刻就死了。有的人活著剖開海鏡,在海鏡的肚子裡有個小活蟹子,不一會兒,也死了。
水 母
水母,廣州謂之水母,閩謂之魠。(痴駕反)其形乃渾然凝結一物,有淡紫色者,有白色者,大如覆帽,小者如碗。腸下有物如懸絮,俗謂之足,而無口眼。常有數十蝦寄腹下,咂食其涎。浮泛水上,捕者或遇之,即欻然而沒,乃是蝦有所見耳。(《越絕書》雲,海鏡蟹為腹,水母蝦為目。)南中好食之,雲性暖,治河魚之疾,然甚腥,須以草木灰點生油再三洗之,瑩淨如水精紫玉。肉厚可二寸,薄處亦寸餘,先煮椒桂或豆蔻,生薑縷切而炸之,或以五辣肉醋,或以蝦醋,如鱠食之。最宜蝦醋,亦物類相攝耳。水母本陰海凝結之物,食而暖補,其理未詳。(出《嶺表錄異》)
水母,廣州人叫它水母,福建人叫它魠。它是凝結成整體的一個生物,有淡紫色的,有白色的,大的象倒扣過來的帽子,小的象碗一樣。腸子下面有象懸掛著的棉絮一樣的東西,平常人叫它是腳,可是不長嘴不長眼,常常有幾十只蝦寄居在水母的肚子下面,吸食水母涎水。水母一般漂浮在水面上,捕魚人若遇到它,水母就很快地沉下去,那是因為蝦看見了東西。南中一帶的人喜歡吃它,說水母是暖性物,能治療吃河魚得的病,可是太腥,必須用草木灰和生油多次洗,就乾淨得象水晶和紫玉一樣。肉厚大約有二寸,薄的地方也一寸多。先煮好椒桂或豆蔻,生薑切成絲用油炸好,或者用五辣肉醋,或者用蝦醋,與水母絲一起拌著吃,最適宜的是蝦醋,這也是符合物類互相輔佐互相攝取的道理。水母本來是陰海里凝結而成的生物,吃了它可以補暖,其中的道理還不清楚。
蟹
蟹,八月腹內有芒,芒真稻芒也,長寸許,向東輸與海神,未輸芒,不可食。(出《酉陽雜俎》)
蟹,八月的肚子裡有芒刺,芒是真的稻芒,長一寸多,朝著東方獻給海神,不獻出芒刺,不能吃。
百足蟹
善苑國出百足蟹,長九尺,四螯。煎為膠,謂之螯膠,勝鳳喙膠也。(出《酉陽雜俎》)
善苑國出產百足蟹,長九尺,四隻螯,把蟹螯煎熬成膠,叫做螯膠,勝過鳳喙膠。
螗 蟹
平原郡貢螗蟹,採於河間界,每年生貢。斫冰火照,懸老犬肉,蟹覺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錢,以氈密束於驛馬上,馳之至京。(出《酉陽雜俎》